第382章 四国盟约-《三国小驸马》


    第(2/3)页

    关羽也非常有意思,当初安息使者询问大军动向时,一时笑谈说为公主去埃及取人面狮身像,不料安息使者信以为真,竟然向安息王禀告此事,乃至安息王在国书中提及此事,状告关羽不务正业。

    赵云、马超两营兵马,兵分十余路并进,沿途征服大小部落,控制了大片区域,水军也沿途勘探海岸线,择地建港。野战部队在向导带领下,一路夺城拔寨,势不可挡,凡是不归顺的部落,全部掳为奴隶,交给水军卖给跟随其后的海商。

    苏伊士周围区域,地面虽然广阔,但是干旱缺水,又有大片沙漠,因此人烟稀少,再往前行二十余日,人口逐渐稠密,部分忠于波斯萨珊或者罗马的部落,开始集结与汉军交战。但在汉军强大的战斗力下,这些阻拦者很快成为战俘,被汉军卖给汉商换取钱财,这些部落就此在地图上除名。

    得知汉军西行的消息,敌视大齐的部落开始串联,在耶路撒冷城聚集。当汉军的旗帜在远方闪现之时,耶路撒冷城头上的守军开始骚动起来。这些部落大多忠于罗马帝国,见惯了罗马人的传统战旗,忽然见到大齐军旗,好奇之余又有些畏惧。

    看着这只杀气腾腾的军队,各按军旗引导,疾驰到城下安营扎寨,无论是本地士兵,还是前来助战的部族,皆聚在城上指点议论。这只来自东方的大齐军队,前锋部队数量不多,只有五千名骑兵,但是雄壮的军姿和制式兵甲,足以让人少势单的小部落动容。

    对于这些小部落来讲,罗马和波斯萨珊都是不敢触及的庞然大物,对于大齐他们了解并不多,因为大齐本土距离他们过于遥远。耶路撒冷后世是基督教和******教的圣地,现在基督教刚刚开始兴起,还未得到罗马帝国认可,******教还未出现,创始人穆罕默德也没有出生。前来帮助耶路撒冷人守城的只是少数信奉基督教的部落,其余部落前来协助守城的原因,只是因为城主受过罗马帝国的册封。

    因为此地距离罗马城也很遥远,罗马人采用相对灵活变通的统治策略,册封当地大部落首领为城主,自行组成军队和行政机构,收取税赋和徭役,定期送去罗马城。

    埃及南方,尼罗河流域东岸,一支庞大的队伍前呼后拥,走在滚烫的沙漠中,即便坐在轿子上,白色的帷帐根本驱不走这种难耐的灼热。当地土人已经适应了这种气候,虽然扛着沉重的货物,看起来却是精神抖擞。

    这支隶属于南州皇庄的探险队伍,此次前来埃及,并非来取狮身人面像,而是悄悄挖掘金字塔内的财宝。这支探险队伍前后洗劫了四座金字塔内的财宝,因为埃及管理混乱,探险队伍盗墓后伪装工作做得不错,至今仍然无人发现金字塔失窃。

    埃及名义上是罗马属国,罗马人马埃尔担任总督,辅佐埃及王总理军政。罗马埃及驻军不多,主要驻守开罗城及港口,埃及本土军队将领都是埃及贵族出身,表面上是埃及贵族和罗马人共管,实则只知吃喝享乐的埃及王,包括罗马贵族出身的总督都是傀儡,真正把持权力的是埃及王族为首的贵族集团。

    埃及人领袖埃及王、罗马驻埃及最高军政长官只管享受,上行下效,埃及政治十分黑暗,只知压榨平民百姓,对地方和军队掌控力很低,行政效率十分低下。

    主持盗墓的是几名胆子很大的国学毕业生,现在正躺在土人抬的轿子上交谈。

    “陛下富有四海,为何让我等掘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