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颖川之行 1-《三国小驸马》


    第(2/3)页

    姜述答道:“做事成功需要几个要素,一为远景目标,即大道,或解为奋斗的方向。人无远景目标,在人生旅途上很难成功,整日昏噩度日,长命百岁又能给万民做多少事情?二为近期目标,要实现远景目标,则需要将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可在短期实现的小目标,小目标累积多了,距离大目标实现就会越来越近。三是志向,要实现一个目标,会很累很苦,其中也会遇到挫折,有志之人遇到挫折不灰心,过于顺利不骄傲,一步一个脚印,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四是合理计划,即便实现短期目标也要计划合理,若是计划盲目,万般努力也达不到,或者拔苗助长,目标实现不了,反而会丧失志向。计划肤浅,做是做到了,但是与自己的能力不符,也算是虚度光阴;人生即便能活百年,要实现一个大目标,也十分艰难,若不充分利用时间,就是变相浪费时间,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很重要。五是同人,因为人是完成目标的介体,若是人经常生病,或者周围环境吵杂,或者俗务太多,都是影响人做事的因素。再者,一人为单,两人为从,三人为众,大道不仅一人二人所能为,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不断努力,如此即便其中有人半路夭折,亦有人接替其衣钵,大道有后继者也。因此欲行大道,则要将大道分解成小道,励志奋发,合理计划,珍惜自己,团结同志,锲而不舍,才可能成就大道。”

    全体目瞪口呆。场面一片寂静,这哪是空谈?人家有目标,有措施,连遇到挫折怎么办都想到了,连同人的因素都考虑到了,这还是空谈吗?

    “实则如此还是空谈,为什么呢?读书万卷,不知时务世务,则为书呆子。要完成大道,还须做到学以致用,将学到的一切用在手头要干的事上,然后在做事中总结规律,此规律可称之为小道,小道累积多了,再从小道中思索其中的共性规律,即便不是大道,也相去不远了。小子年少识浅,只能考虑到这里,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教。”

    阐述了道,又阐述如何达成道,如何认识道,都说明白了,还自谦年少识浅!至少室内没有比这少年理解更深的,众人彻底傻了,都在静静思索回味,场面一下子寂静下来。

    “说得好!”如此环境之中,这个声音显得非常突兀,众人回头看时,只见荀爽从教室后面走近前来,也不知他何时进的教室。

    众人皆一齐施礼,道:“院长大人好。”

    荀爽走到姜述面前,对姜述施礼道:“不知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穿帮了,姜述意识到肯定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当下也不隐瞒,谢罪道:“院长见谅,确非小子诚心隐瞒,实因深慕书院大名,虚心前来求教,又为虚名所累,不得不瞒之,请院长大人见谅。”

    荀爽哈哈大笑道:“大人方才所讲,老朽已是受益非浅,怎敢见怪?”

    姜述苦笑一声,道:“只不过想来学习的愿望全砸了。”

    荀爽笑道:“大人之才令人惊叹,方才在寒舍对语之时便生疑心,以大人展现之才,在青州早已闻名,而有才而名声未显,十之**是大人冒名亲至。故而使方存老师相询,一听对答,更加确定是姜大人无疑。既然如此,姜大人也不要当学生了,估计学院老师一闻大人之名,亦无敢为师者,老朽即刻召集合院师生,一同讲经论道,此我院之大盛事也。”

    姜述施礼道:“院长不怪就好,敢不从命。”心中却是暗骂,没想到不到半日便被这老狐狸抓住,看来想要挖到郭嘉、荀等人还得另想办法才行。

    荀爽招呼数人前去通知诸班师生,指着前排一位身材瘦弱、眼睛明亮的书生,道:“此为郭嘉。”

    郭嘉立起施礼道:“见过大人。”

    “见过奉孝。”姜述还礼道。

    荀爽又指着中排一位面如冠玉、相貌端庄的书生,道:“此为陈群。”

    陈群亦立起施礼道:“见过大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