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任洚托孤-《三国小驸马》


    第(2/3)页

    姜述道:“此间保密工作为重中之重,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新来之人须是最为信任之人。”

    糜竺笑道:“兄明白其中利害,在家信上写明,家父自会安排妥当。”

    第一批一千刀竹纸在半月以后上市,高出蔡候纸两倍价格,结果当天被抢购一空。竹纸的诞生,让天下彻底告别了竹简时代。黄光在稳定了竹纸工艺之后,按照姜述的指点,又开始研究宣纸的制作工艺。

    接下来一段时间,计划中的几位主要人员先后赶到临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姜家另一个秘密合作伙伴苏双,从鲜卑贩来千匹良马,秘密运达辽东,在辽东太守姜东的配合下,在辽东东南偏僻处选择草场养马。依照姜述告知的大概方位,经历数月时间秘密探查,铁矿、石炭矿先后找到,召募的大批工匠、矿工,分批秘密赶赴辽东。

    长山岛上的海盐基地,采用晒盐法晒出了白花花的海盐,生产周期虽长,但是产量很大,而且质量很好。因为盐铁属朝廷管制,青州人烟稠密,不像辽东地广人稀,路上关卡林立,姜述派人从海路将盐运去辽东,通过苏双的**渠道销售牟取暴利。

    为了应付未来战乱,除了在新购置的长山岛上建设粮仓房舍之外,姜家粮铺开始秘密筹备粮草,云门山一处天然山洞被改造成秘密粮仓,长山岛和云门山两处储备基地粮草如山。分布各地的姜家族人,按计划一拨拨迁往青州、辽东两地。

    在姜述的周密策划下,表面上十分平静,并无异常情况发生,一切进展十分顺利。姜家族人得知将要发生战乱的预警,又信服姜述天授神识的神通,在重新建国的信仰支撑下,积极配合家族的安排。

    按照计划,姜述近日在去颍川学院。启行以前,任红昌突然寻上门来,说任南山病重。任红昌就是青州文会时那痊弹琴的小姑娘,虽然只是相隔年余,但是已经长开,相貌倾国倾城,比艳丽的甄姜还要美上一分。

    姜述自去年开始跟随任南山学琴,一年多来琴艺长进实在不小。姜述与当世人观念不同,在他看来任南山是后世的音乐家,虽然未曾正式拜师,但是对任南山非常敬重。任南山漂泊一生,历尽沧桑,为这份诚挚的尊重所感动,教授琴艺时尽心尽力,毫不藏私。时间一长,姜述与任南山的师生之情渐生,姜述闻知任南山病重,弃了其余事情,使人火速通知华佗,与任红昌急忙先赴任家。

    任南山十余年一直体弱多病,这次病情来得十分沉重,服了华佗开出的中药也未见好,心里明白大限已到,让任红昌将姜述叫来,准备交待后事。

    姜述来到任家时,任南山躺在病榻上,意识已经昏沉,见姜述进屋,强打起精神,说道:“我的大限已到,有些话藏在心中多年,今日讲给你们听。任南山不是我的本名,我本名叫做任洚,字子蕴,出身太原任家,从小喜欢琴艺,因此遍请名师,在太原城中小有名气。同城王家一位小姐名唤青英,与我因琴结识,志同道合,相互爱恋。王家是太原大姓,青英又是嫡出,我托人去王家提亲,数次皆被王家拒绝。无奈之下,我变卖了家当,带着钱财细软与青英私逃,到五原郡九原城落户。后来青英怀孕产下一女,正是红昌,青英产后体弱,花了无数银钱医治,但还是在红昌三岁那年病故。青英去世以后,我悲痛万分,要追随青英而去,又挂心红昌而不能行。后来我大病一场,病中又让恶奴卷走银两,病好后只得变卖家产度日,后来为生活所迫,无奈之下当了乐工糊口,辗转流落到了临淄落户。如今我大限将至,有两个心愿希望你帮我达成。我在世间只有一个女儿,我了解你的心性,定然不会亏待她,今将她托付给你。红昌在太原有位嫡亲叔父,名叫任鸿,我混得如此狼狈,也无颜回去探亲,不知现在情形如何,若有机缘,让红昌回去认祖归根。青英死前感觉私奔愧对父母,若有合适时机,带红昌去王家认亲,顺便替青英向王家道歉。那个忘恩负义的恶仆名叫任三,生得五短身材,扁饼园脸,左唇上方有颗大痣,说话口吃,现今应该四十出头,这个奴才是个家生子,我任某对他不薄,在我艰难时落井下石,实在可恶。述儿少年闻名,久后必成大器,若得机缘寻到此人,且要为我出口恶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