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了22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所以,为什么秦始皇兵马俑会被列入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之一,其出土的各种未被氧化、锋利如新的青铜器兵器,就是原因之一。 在二号俑坑内已出土一批青铜剑,考古学家们惊讶的发现,这些在黄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的青铜剑。出土时却依然保持着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的特性。 科研人员经测试后发现,这批青铜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全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的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这一发现震惊世人的同时,也证明了最早发明用铬盐氧化防腐处理办法的,是公元前的古代中国人。 事实上,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地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的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了人们的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 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近两千五百年了,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 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1857c。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到底是如何提取出“铬”的,这也是世界考古学家们的谜题之一。 中华古文明中曾有过太多的秘密了,谁能想象得到。本世纪五十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象得到,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形态记忆合金”长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 佩佩和奥斯汀在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里拍了很多具有纪念价值的照片后,小夫妻俩在景点附近找了家农家乐解决完午餐。下午继续参观起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呈列了很多从秦俑出土的文物。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这些军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驭手俑的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光是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 除了出土的兵马俑之外,博物馆里还呈列了很多出土兵器。震惊世界的镀铬青铜剑,就呈列在该博物馆里。 之外,博物馆里还呈列了不少秦时期的遗存文物和彩绘制品。 佩佩和奥斯汀走马观花的参观了一番整个博物馆呈列的各种出土文物。在参观的过程中,身位华裔的郡主娘娘的心情尤为的自豪,一路给丈夫引经据典的介绍起了中华古文明的灿烂历史。 结束了秦俑之行,小夫妻俩回到市区后,又一次来到了小吃一条街。 这一次,奥斯汀比妻子还兴致勃勃,饥肠辘辘的小夫妻俩继续从街头吃到街尾,然后捧着吃撑的胃,两人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一边寻找着古城的历史旧貌。一边享受着悠闲的散步时光。 来到西安的第四天上午,小夫妻俩又赶去了位于宝鸡市的法门寺参观游览。 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的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众多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