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沟通(2)-《重生之求索》
第(3/3)页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可怜他牺牲在山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了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他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就这样一首本应是凄凉悲愤的叙事歌曲,结果被刘妍唱成抒情歌曲。母亲那婉转清悠的歌声,一下打动了姚青,他不禁有一种飘然的感觉。这次沉浸在歌声中的不仅是一岁的姚青,还包括历经五十春秋的姚青。
姚青上一生有记忆以来,很少听到母亲唱歌,没想到母亲的声音那么好听。姚青完全陶醉在曲调中,没有去注意歌词。实在话,这首歌歌词和曲调好像真有点冲突,看着歌词很悲愤,但听着曲调却应该是抒情歌曲(没注意的可以去试着听一遍)。等到母亲唱完后,姚青用“咯咯”的笑声和欢动的双手表示欢迎。而且还无理地用哭声打断母亲想继续聊天的想法,让母亲重新吟唱了一遍《放牛娃王小二》。
从此,母子俩的交流内容增加了一项内容--唱歌。母亲不时地吟唱一些歌曲,《月儿弯弯照九洲》,《马儿啊,你慢些走》,《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娘子军连歌》,《采槟榔》,《卖汤圆》,《读书郎》,《毕业歌》,《绣红旗》,《蝴蝶泉边》,《洪湖水,浪打浪》,《唱支山歌给党听》,《共产儿童团歌》,《康定情歌》,《达阪城的姑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社员都是向阳花》,《绣红旗》,《江姐》,《李双双小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小燕子》等等歌曲。情歌也好,革命歌曲也好。反正喜欢听的,姚青会用笑声多鼓励一下,一般的他也不反对。母亲师范毕业,唱歌是有底子的。反正歌声响起,姚青就会特别安静,这些成了母子俩的保留节目。
姚青跟奶奶相处的时间实际上也不少,但同父母比就要少了许多。姚青成人后很尊重奶奶,尽管那时和奶奶已天人两隔。因为奶奶实在是很伟大。奶奶年轻的时候就守寡,独自一人在农村抚养大伯和父亲两人成人,还把父亲送上师范,这其中的艰难是个人都知道。后面大伯家七个孩子,姚青家三个孩子,小时候都没离开奶奶的身影,最后在姚青读高中时奶奶就因病去世了。奶奶一辈子操劳不息,可以说一生吃尽了苦,却没怎么享福。因为奶奶的原因,姚青甚至对母亲还有些小意见,直到他自己结婚后才慢慢消除,因为他这时才明白婆媳关系的艰难。
虽然姚青成人后一直很尊重奶奶,但上一生的确是不太了解奶奶。现在是有机会,但奶奶一直忙碌着,家里面里里外外,奶奶一直忙个不停,跟姚青相处的时间是不少,可实际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关键是奶奶实在不喜欢交流,她最喜欢的是在忙碌中悄悄地给予关心地一瞥。
姚青的吃喝拉撒主要都是奶奶经手,尤其是晚上,姚青的摇篮就在奶奶身边。奶奶半夜被闹醒,然后帮姚青清洗,换尿布,送姚青到母亲身边吃奶,吃饱后帮姚青尿尿,送姚青回摇篮。全是奶奶一人操劳,她全无怨言。而且白天依旧操劳不息,实在是让人敬佩。不过,姚青满月后,因为大伯母怀孕,奶奶要赶回临县黄桂县乡下忙活“双抢”并照顾大伯母。为此,母亲是抱怨不已。姚青就明白了什么是十分之一,哦,当时是六分之一。
姚青唯有苦笑,他能明白母亲的抱怨,大伯母只是怀孕,而且是第五个孩子,而她是生长子刚刚坐完月子,奶奶一走她可就有的忙。可是姚青也能明白奶奶的苦衷,手心手背都是肉,农村苦啊,这要“双抢”的日子怀孕也不会停歇,她能帮一下就帮一下。毕竟小儿子夫妇在县城,儿媳月子已坐完,辛苦也有限。乡下的是长子,为了幼弟读书还做出了不少牺牲,她做母亲的只能尽量公平。
姚青发现自己对母亲与奶奶之间的冲突完全无能为力,只有苦笑。因此,他再次体会到,重生也不是万能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