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雾散瑶光曙(3)-《两宋悲歌》


    第(3/3)页

    文菁心想:“这掌柜倒是观察仔细,想来他们开店的都是如此吧!”便如实道:“以小女子陋见,那店名题字好是好,但不免呆板了些,缺乏亮点和灵气!”那掌柜“哦”了一声,拍案道:“姑娘果然在行,小人笨拙,不知能否把话说明白些?”

    文菁走了两步,想要到外面看看徐晟到底在哪里,顺便也可以直接对着题字说。此时,那伙计正好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那掌柜以为她又是要去看外面的那个少年,便对那伙计道:“你且去外面看看,应该是有位系马的公子的,且把他带进来。”那伙计放下手中的托盘,依言跑了出去。

    文菁听闻,说道:“那题的是楷书,虽说这种字体没有那么多变化,但写的也太中规中矩了些,作为印刷还可以,作为题字就显得小气了些!”

    那掌柜心中豁然开朗:“来我们这种店的多是考究之人,若是牌匾上的字小气了就很难吸引客人,恐怕这也是开张以来一直门可罗雀的原因之一了吧?”便道:“村头教书先生的题字,未免贻笑姑娘这样的大方之家了!”

    此时文菁觉得眼前这个不起眼的掌柜恐怕也是腹中有不少诗书,之前倒有些小看了。那掌柜道:“不知能否委屈姑娘给小店留个墨宝呢,当以重金酬谢!”

    文菁听他提此要求,心中倒也没有太多排斥的心理,本想谦让几句的,忽见那伙计急急跑了进来,说道:“外面并没有什么公子啊,有匹马倒看到了!”

    文菁心中一惊,要放下手中装雕刻刀的那个小包,准备冲出去。那掌柜见状,道:“一点小礼,就权当送与姑娘了;以后若是有机会,再给小店题字吧!”

    文菁不及细想,一边将小包随手放在袖里的袋中,一边就已经跑了出去。

    到了外面,街上依旧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似乎一切都没有生过一般。要是看表面景象,文菁也完全相信是一片祥和,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徐晟就在这样消失了。放眼望去,马被系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上,正在若无其事地吃着草。

    文菁心中一紧,不容多想就朝着马跑去。她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马身边,又看了一下四周地上,并没有打斗的痕迹,略微放心的同时却是暗道:“晟哥哥究竟是去了哪里?”

    文菁内心已变得着急万分,就差失声喊出来了。她努力让自己冷静了些:“如果没有生打斗,想来是遇到了认识的人而暂时离开;又或者是——被某个高手一招制伏,却来不及……”她却不敢沿着这个想法继续分析下去,只能期盼着是第一种可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