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两宋悲歌》


    第(2/3)页

    “哈哈哈……”其余三人皆是大笑。这一路以来,阮英和时长玉不时的贫嘴是他们唯一的乐趣了。

    路遇一个行人,柴进又习惯性地问了问有没有见过一个身材矮小,神色慌张的胖子,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后不禁很是失望。从前两次被他逃脱的迹象来看,这个神秘人武功平平,只是诡计多端而已。

    阮英和时长玉追逐了一会儿,后面三人赶上。阮英询问道:“柴伯伯,宋伯伯,现今已是没有其他办法了,该打开文妹妹给俺的那个锦囊了吧?”柴进寻思着似乎已经进入了死结,便点头道:“打开看看吧!”

    阮英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慢慢打开,从里面抽出一张字条,见上面整齐地写着:分头探查,静观其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欲擒故纵,瓮中捉鳖。

    时长玉不识字,问道:“上面写着什么呀?”阮英不忿道:“你不是很厉害的吗?你自己看去啊!”拿着字条欲朝他脸上甩去。“好姐姐,算我错了还不行么?”时长玉知趣地说道。

    阮英重新拿回字条,自语道:“甩你脸上,可惜了纸条上这么漂亮的字!”且把上面的字给他念了一遍。

    时长玉歪着脑袋道:“是啥子意思啊?”柴进接过字条,口中重复了几遍,说道:“不错,前面两次我们确实是没有耐得住性子,打草惊蛇而让那贼子溜了,应当像这纸条上所说的那样静观其变,切莫焦躁。必要时更应该以‘欲擒故纵’之计,让神秘人自己浮出水面。”

    “柴伯伯,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何解?”花逢春不解道。“这也正是柴某想不通的地方!”柴进道。

    “我想起来了,听蔡府的管家说过!”宋清道,“那神秘人对荣华富贵十分向往,本来是高俅的门客,后来蔡氏父子东山再起,就转成了蔡京的谋士。他肯定改不了这个秉性,想来等风头过去了,他会重出江湖!”“那诸位想想,目前风头最盛,更容易上位的是哪里?”柴进道。

    “金人?!”其余四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道。柴进想了想,道:“金鞑子那里最有可能!不过也不一定,他作为一个宋人去投金贼可能也没有门路。如今听说九皇子已在应天府起事,也有可能去投奔那里,毕竟熟门熟路嘛!”

    “所以?”阮英叫道,“我们几个要分头行动去打探消息!”“不错,分头行动!”柴进抚须道。阮英感慨道:“文妹妹当真是料事如神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