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春节大拜年-《声色》
第(2/3)页
“哦?这样倒是可以啊……”吴天迅速的思忖起来,压缩机生产技术如果能搞到港岛,其实和搞到国内相差也不大,反正吴天也没打算卖压缩机赚钱,关键是自己有得用就行了,反正都是掌控在风云公司旗下,顶天了也就是港岛生产,进口到国内会贵上一点罢了,到时候也不妨再想点别的办法,减免一点关税也就行了。
当然了,等过几年,大形势变化之后,干脆将技术搞进来,也是必然的事情。
“不过,小鬼子也狡猾,他们不但要求将来要按照产量收取技术费用,同时还说让我们最少要引进三条生产线才行。”常天华说道。“三条生产线。年产大概就要三百万台左右。咱们可消耗不了这么多啊。”
“三条就三条,只要能将技术引进来,不差这几个钱!不过收取技术费用这一方面,要继续和他们谈,哪怕多花一点钱,也要将核心技术和专利拿到手,实在不行就设定一个年限,咱们用多少年后。这项技术归我们所有,不能让他们在这上面一直卡咱们的脖子。”吴天拍板说道,“老常,这个方案不错,呵呵。”
“不止这样。”常天华笑道,“通过这样的方式,其实还有好多技术可以搞到手来的。”
“好,就这样干,只要你看上的技术,只要能搞进来。只管搞,要多少钱。我支持!”吴天拍板嚷道,“白阿姨,先给老常拨过去十个亿,不够继续追加!”
吴天可是相当清楚技术的价值的,后世的中华,乃是全球的生产工厂,“made-in-a”的标志遍布世界,可真正在这个世界工厂里赚钱的人,却并不是中华人。几乎每一样拥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要么是主要零部件控制在其他国家的大公司手里,要么就是人家拥有专利权,国人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要支付人家巨额的专利费用,最终落入国人口袋的,无非是一点点廉价的劳动报酬,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劳动成本无数倍……
所以,吴天一点都不介意趁着有机会,多买一些专利技术回来,那怕现在多花一些钱,只要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将来还愁没得赚?
****************************************************************************************************************************************************************************************************************************
在白家的客厅里坐了一下午,到了傍晚时分,林君铭也从商东回来了。
天元饮料并入华天食品,并在羊城成立了分厂之后,林君铭也将家从商东搬到了商城市,就住在白洁家隔壁的一套小别墅里。不过林总却依旧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几乎一半时间都待在商东县的工厂里,剩下的时间也是时不时的就要跑去羊城那边视察工作,以至于林秋儿大部分时间依旧还得跟着白洁过日子。
林君铭如今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在羊城见过了大世面,林总也一脱当初的农民企业家形象,西装革履的,甚至于走起路来,看着也没那么瘸了,甚至于已经上了高中的林秋儿,都被林总的大气遮掩了几分光彩。
不过林总的光彩终究是抵挡不住杨总的风采。
杨晓雅这次回来,一没带秘书,二没带魏大军——魏大军如今已经不再担任杨晓雅的司机了,改为负责中天公司的保安工作,大过年的也抽不开身来,所以杨总只带了两个保镖回来,剩下两个保镖则被她放了年假。
饶是在带了两个保镖,可一番气势却是凛然不同众人,更要命的是杨总如今腰包最是鼓囊,这几个月又和那些港岛一等富豪大亨们没少打交道,整个人潜移默化下来,更是女强人气势超然,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气质,就让人不免心生崇敬,恨不得当场膜拜一番。
“呵呵,杨总来了,大家快鼓掌欢迎。”白洁笑着站起来说道。
杨晓雅一听,不禁俏脸一红,嗔道:“白总,你又取笑我……”
“哪里是取笑你啊,这可是真心话。”白洁笑着上去拉住杨晓雅的手,说道,“你现在可是咱们这些人当中最有本事的,大家伙儿这次可没少从你那里赚钱,当然要对你表示热烈欢迎了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都是他搞出来的,可不是我的功劳……”杨晓雅脸红的瞥了吴天一眼。
吴天嘿嘿一阵干笑。说道:“好了。都别见外了。都是自己人。白阿姨,麻利的赶紧让厨子上菜啊,饿死了……”
“呸呸,大过年的说话注意点。”白洁笑着,向家里的保姆示意着让厨房上菜。
由于今天的家宴,白洁是特意让长天饭店派了厨师过来的,已经忙活了一下午了,这会儿一句话吩咐下去。很快各式大菜就端了进来,只可怜吴天又发现了一件郁闷的事情——在场四个女性,自己各个都要巴结,特别是常乐小丫头,一点都不避讳,想吃什么直接就让自己给她夹,可照顾了常乐,自然也不能不照顾一下林秋儿,可给林秋儿夹了菜,杨晓雅就会眼巴巴的瞥自己一眼。说不得连白洁也不能拉下,以至于这一顿饭吃了三个小时。自己愣是没吃饱……
****************************************************************************************************************************************************************************************************************************
吴家村。
其实现在的吴家村,已经不能再称之为村了。
原本距离县城只有几里地的吴家村,现在几乎已经和县城连为一体了,一方面是商东县这几年来的高速发展,城区面积在不断扩大,同时,吴家村也在高速发展着,如今的吴家村酒厂、饮料厂都在不断扩建着规模,饮料厂还罢了,由于运输问题,不能将一个工厂搞得太大规模,而酒厂的发展,却是相当迅速。
如今的大河酒,市场已经完全覆盖了山南全省,并向周边几个省份辐射,在西京那边的销量也相当不错,销量连你翻番。
最重要的是酒厂的扩建难度并不高,商城机械厂研制的大型酿酒设备拉来一套,很快就能形成产能,酒厂的发展根本没有太大的阻碍。
村里有了钱,吴建军一点都不吝啬,年前又拿到了数亿元的红利,当即就启动起吴家村新村的建设工作,决定按照小别墅的模式,重新规划建设一个新村来,按照一家一套的标准免费分给村民。
这些还罢了,关键是吴家村随着企业的发展,现在村里的劳力根本就不够用,所以酒厂、饮料厂对外招工,整个吴家村比起往日繁华了可不是一点,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城镇的规模了,甚至于比起县城来,更具现代化城镇气质,以至于在新的商东县城区规划上,特意设计的环城路还绕着吴家村外围转了个弯儿,将吴家村也扩进了城区范围内。
吴天对于这些变化自然是欣喜不已。
坐在再次重建的村委会村支书办公室里,吴天继续给大伯打气的说道:“大伯,咱们村现在可是名符其实的亿元村了,你这个当支书的,再加把劲,把咱们村搞成天下第一村才算风光呢!”
毫无疑问,现在的吴家村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亿元村了,至于大邱庄,在去年年初就已经被确认为全国第一个亿元村的,在这一个名头上,吴家村落后了一年时间,即便现在,吴家村也没有被正式确定亿元村——按照吴建军的话说,就以五级村现在的名头,就已经被那些前来参观考察取经的外地人搞得不胜其烦了,再搞一个亿元村的名头,没得累人。
至于天下第一村的名头,吴天记得那是要到九几年的时候,才被华西村摘走的,吴家村倒不介意争夺一下那个威名——按照吴天对大伯的说法,挣个名头,其实好处颇多,吴家村的名声大了,对于大河酒来说也是个无形广告不是?再说了,一个全国知名的首富村,必然是要受到县里、市里、省里,乃至中央的高度重视,各种政策倾斜下来。少不了吴家村的好处!
当然了。村子可以高调一点。不过吴天却不建议大伯个人太高调了,想想那位著名的村长最后的下场,可实在让人感叹啊。
“大伯,咱们村下一步再发展,可不能只指望酒厂这一门生意了,还得再开发一点别的项目才行。”吴天说道。
“我们也考虑过这个情况,看看大邱庄他们的模式,就是实行集团化生产模式。进行多钟经营。”吴建军说道,“健民前一段考察了一下,他提议村里再搞一个机械制造项目来,不知道行不行。”
“机械制造?”吴天皱了皱眉头。
“嗯,是这样的,”吴建民咳嗽一声,说道,“现在咱们商城这边,随着第一机械厂的兴起,机械制造这一块儿热度很高。不过私营企业想介入进去,难度也不小。关键就是技术达不到。所以我考虑,咱们不搞整机制造,只做一些零部件生产的工作,给第一机械厂提供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零件。这一块儿投资不大,不过利润也不算低……”
吴天一边听着,一边思忖着。
自从姨夫接手第一机械厂后,这半年多来,倒的确将第一机械厂重新扶上了正轨,凭借着食品生产线一系列拳头产品,第一机械厂已经渐渐打出了名声,订单供不应求,甚至已经销出了国外,向东南亚等地打开了市场,订单供不应求,以至于厂里如今都顾不上生产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零部件了,转而向市里及周边的其他机械厂、五金厂下订单。
显然吴建民是看上了和张志兴的拐弯亲戚关系,想将这一块儿收入囊中。
“呵呵,二伯,你这个想法不太对头,做下家,总是要受人制约的,搞不好就要被人掐脖子啊。”吴天笑道,“早上我去了我大姨夫家,他说最近宋书记正寻思着,想让他去市工贸委去呢。”
吴建民不禁苦笑了一下,吴天说的直白,不过却也是事实,现在张志兴在机械厂一切好说,帮着亲戚批点订单不在话下,可一旦张志兴调走了,换个人来当厂长,还会不会继续给吴家村订单可不好说了,就算给订单,人家是不是的挑挑你的刺儿,那也不好受啊。
“不过,机械厂这个项目不是不能干,这个项目还是很有钱赚的。”吴天又说道,“第一机械厂是生产大型生产线设备的,咱们可以生产其他种类嘛。嗯,搞农机怎么样?”
“农机?”吴建民一愣,道,“拖拉机?那投资太大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