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过往-《全职农女》


    第(2/3)页

    她一直纠结于姥娘的听力不好,可是却忽略了姥娘的老花镜早就该更换了,而这几天明明姥娘也使用过老花镜,可是她还是没注意,真是该打了...

    那只掉了一只腿用一截松紧捆着的老花镜,镜片早就磨的不象样子了,可是姥娘一直舍不得钱去配新的。

    老花镜和近视一样,隔几年最好也重新校验一下,象洛姥太那只用了近十年的老花镜的确该换了。

    洛瑜旻用戴着厚厚棉手套的手摸了摸自己弟弟的头并没有说什么,可是心里却寻思开了。

    “这姐俩又在咬耳朵了...”姥娘听力不好,浑浊的双眸虽然做细活有些吃力,但也能看见外孙女和孙子脸上的笑容。

    行进了一个多小时,牛车才堪堪进镇了,说起来,这速度和平时洛瑜旻姐弟俩自个开“11路车”所需的时间差不多了。

    此时天色已亮,清早那浓浓的云层也遮不住太阳的金色光芒,阳光将云层染成了一片片彩色的云裳,空气中的冷潇也被冲淡了许多。

    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牛车,驴车依旧占了绝大多数,住的近的农护,则是用独轮车推着的,双肩挑着、双臂拎着,挽着各自家中积攒已久的农物,没有一个的脚步是缓缓的。

    大伙都想趁早占一块摆摊的好地,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将自家的东西卖个好价。

    早在旧时期祈镇和位于西南面的榆次镇就是这方加圆百里之内的两座大集镇,两个镇遥遥相呼应的,也是相互较着劲着的。

    旧时期,祈镇和榆次镇被两大家族把持着,祈镇这边以李为多为主,次为周姓,而榆次那边则是以王吴二姓为主。

    而崖头沟这个方向往镇中心走,得需要经过李家的大牌坊,而李家又是这一带几百年来延续下来的大家族,人丁非常兴旺。

    这事还得从古老时期说起。

    据说李家的牌坊是很久很久以前,李家出了一名状元郎,入朝为官后最后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一国宰相,在其的庇护之下,族人后辈中也屡有人材显现,也因此,李家在祈镇的势力曾力压榆次的王家一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