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炼制法器-《绝代武帝》


    第(2/3)页

    韩尘终于能够集中精力于一处了。

    没有了火力维持温度,黑丝鼎中的溶液渐渐冷却下来,原先的液体状态,也慢慢变得粘稠僵硬了。

    等到溶液的硬化达到了既定程度,两界环立即便让韩尘进行了法杖的基本形态塑造。

    溶液太软无法成型,太硬又难以变动,因而这个大形塑造点的把握相当重要。韩尘不敢怠慢,法诀当即又是一换,符文网阵的运转随之变化,乱向盘旋的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齐整而快的顺时针旋转。

    齐头并进的符文阵网产生出了一股巨大的压力,独特的运使法门,让黑丝鼎不但没有对这股外部压力产生任何抵御,反而经过黑丝鼎的加强,在鼎炉内形成了更强的内压。

    这便是两界环所用炼制秘法的高明之处,炼器载具越好,便越能通过载具扩大炼制效应。借力打力,再使原有之力倍增,具备这种功效,才有资格称为高级炼金术!

    强大的压迫力很快便将溶液挤成了一团,致密的液体此时彻底成为了软泥一般的存在,高旋转引的拉扯力,又逐步将材料软体搓成了修长的棍状。

    “放通灵宝石,在尾端。再放纳灵水晶,在顶部。”两界环又出了指令。

    心念一动,两枚晶石被韩尘的精神力送入了黑丝鼎。

    根本不用刻意去操控,拧转的压迫力,直接把晶石推向了棍状软体,韩尘需要做的,仅仅是调整一下位置而已。

    至此,法杖的大形已成,接下来的结构铸造,便是难度更高、要求更精细的活儿了。

    就像生命体身上的血脉,无论法器还是斗器,内部都有流通能量的细密管道,斗器的品级越高,其中的脉络便越复杂。这是斗器区别于普通兵器最基本的地方。

    建立斗器内部的脉络,便如为一个生命体打造奇经八脉,如果毫无依凭地凭空去做,恐怕除了创造生命的“神灵”,谁也造不出来。因此,炼金术师在炼制斗器之时,都需要参考强大生命体的生理结构。比如最初的玄冥刀,其斗器之脉便仿自蛛神罗丝。

    法器需要通灵,其脉络比斗器更复杂,没有灵兽血骨做材料的话,便是经验丰富的高级别炼金术师,也很难打造得出。眼下韩尘所炼制的法器,材料中用上了他的本体,在脉络设计和构成这一块,自然就省去了许多风险和麻烦。

    黑丝鼎中,材料软体已被压到了手臂粗细,长度也仅余一米了,而随着鼎内温度不断下降,那支软棒也越变越坚硬,法器之脉的建设,必须即刻开始。

    变化的法诀带动了符文网阵新一轮的运转。整体旋转的态势并未停止,但每一道符文,又变回了各自为战、却和谐融洽的流动状态。

    但凡转动到韩尘这一面的符文,皆是投出了一缕光线照射在韩尘身上。光线与韩尘连接以后,符文的流转也随之生了变化。每一缕光线映照的部位都不同,因而符文的变化也不一样。

    高低起伏的动态在符文网阵中更迭交替,就像琴师在抚琴弹瑟,弦的颤动虽无迹可寻,但出的声响却是韵律十足。

    符文光线每一次的映射,都将韩尘的体脉形态反馈回了黑丝鼎。材料之中原本就蕴含有韩尘的基因,光线将两边一接,软棒煞时便与韩尘的身体产生了共鸣,悬浮于黑丝鼎中央的材料软棒,开始按照韩尘的体脉路径,随着符文网阵的压力一点点钩织着内部结构。

    如果不用灵兽血骨作材料,炼金术师想单单以灵兽体脉为参照物,自行铸造法器脉络,那难度无异于登天,不但费时费力,又极易出错。除非原材料真的太过稀缺,且短时间内又急需使用法器,不然不会有谁为了省下一摊血骨,去做那高风险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