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兴衰-《我的幻想世界》


    第(2/3)页

    轰——

    冲击波突起,将老书生掀飞,不过倒地的痛吟却被他强自忍下。

    莹莹光辉从景添缓缓睁开的双眼中放出,很快光芒消失。浑身整洁、尘灰不染的景添再次出现在老书生的眼内。

    看到老书生的样貌,景添不禁微微一愣,张口问道:“此去何年?”

    “回上仙,已经二十六遍寒暑了。”老书生变仰躺为跪俯,恭敬地向景添回答。

    轻挑眉角,景添看向五体投地的老书生,心中暗奇。他本来以为用不了多久,这个未来的‘青云子’便会回来呢,却不料这老头居然在外拖延了这么多年。

    收回思绪,景添再问:“可有领悟?”

    老书生再次叩,感慨道:“交游谁似古人情,春梦秋云未可凭。沟壑不援徒泛爱,寒暄有问但虚名。”

    景添暗乐,暗道这‘青云子’看来是被他带歪了,居然学会拽词儿了。

    收起笑意,景添继续高人风范,脸上出现些许满意的表情,缓缓颔吟道:“谁言今古事难穷,大抵荣枯总是空。算得生前随分过,争如云外指滨鸿;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脸上红。惆怅凄凉两回,暮林萧索起悲风。”

    “求上仙垂怜……”老书生闭目叹息一声,少顷将脸上的所有情绪收起,向景添虔诚叩:“恳求上仙收小人在您膝下修行……”

    景添暗道终于来正戏了,趁着对方看不见的功夫微微一笑,而后整理好表情,表情平淡,语缓缓地说道:“你我缘分不够。”

    “求上仙垂怜,求上仙垂怜!”老书生有些惶恐,叩不断,很快额前见血。

    “罢了……”景添微微一叹:“便偿还了这场见面之缘吧。”

    “多谢上仙!多谢恩师!”老书生转忧为喜,大声高呼,继续叩。

    景添念头一动,用念力禁锢了老书生的身体,令其无法继续叩拜。

    待收回念力,老书生直起腰身之后,景添再次念动,摆在身边的‘天书石板’悠悠飞起,悬停在老书生面前。

    “你我无师徒之缘,但赐尔天书一卷,自去领悟吧。”景添一边说一边闭上双眼,而后不再出声,几无气息。

    见得景添再次‘入定’,老书生激动地用双手接下了‘天书石板’,颤抖着身体,再次向景添叩拜。

    须臾未见回应,老书生跪行着退出了幻月洞,在离洞口不远处激动地坐了下来,捧起石板开始研读。

    很快,老书生便陷入了石板所记载的‘天地阐述’之内……

    自此,老书生便在幻月洞外结庐而居,每天领悟石板上的炼气之法,终有一天成功地纳气入体,正式走上了修行的道路。

    时间流转,寒暑交替。几十年后,自号‘青云子’的老书生功有所成,并因为击败了很多来青云山落寨的匪人、还有很多武林中人,因此名声外传于世,很多人前来拜师。

    青云子本想征询景添意见,但进入幻月洞,见到再次变成石像的景添之后,想了想又放弃了。

    想起景添当初所说的没有‘师徒之缘’,再想到这些年都靠自己领悟天书上的功法,因此,犹豫过后的青云子不由退去,按他自己的想法,在幻月洞下方的山腰处修建门派,正式成门,广收门徒。

    此后百年,青云子共收十徒,而又后辈近百,令青云仙门蒸蒸日上。

    徒子徒孙几度向青云子请愿,请求祖师将门派迁于山顶,但都被青云子拒绝掉了。

    虽然心中不认景添为师,但青云子却保有尊敬之意,不想让自己建立的门派、凌驾于景添上方。

    如此,又是百多年过去。

    青云子的天赋有些歪,在‘卦相’方面颇有悟性,但在修炼一道却始终无法深入。

    如果拿后世‘太极玄清道’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大境界作比较,那么青云子的最高境界、才达到上清的顶点,卡在了太清境界之前。

    因此,青云子的寿数近终,知命而心思郁结。

    想去向景添求寿,但青云子却十分犹豫。

    一来他经过两百年的修行,已经看淡了生死,所谓知得了天命,身具了道心;二来,青云子也是因为愧疚,愧疚他包括建立门派等事宜,都没有去和景添请知,感觉无颜去面对景添。

    就这样,青云子一犹豫便又是几十年。

    一天,青云子外出散心,逛到了通天峰周围的一座副峰之上,在山峰后山,得遇一片深潭。

    几百年的修行,令青云子的卜卦本事更深,一眼便看出了深潭的不对之处,当即下潭查看。

    未想,在潭底受到了未知攻击,令青云子神魂欲散。

    勉强拼尽全力回到了门派之内,青云子立即开始闭关,想要疗伤。

    可惜,几年过去,青云子的伤势非但不见转好,反而愈加深重。

    不得已,青云子拼着反噬、为自己起了一卦,得知卦相后,彻底绝望。

    ‘卜卦己身’的反噬,令青云子伤上加伤,弥留之际,招来了十名徒弟,匆匆交代后事,未尽,溘然长逝。

    举派悲恸,十名弟子只好将青云子安葬。

    由于青云子没能将后事交代完全的缘故,所以他的弟子们都不知道景添的事情。

    关于‘幻月洞’,青云子只留下了一句‘门派中兴之机’的遗言。

    青云子的相术本领最高,所以十名弟子同样学得了此技,望脉定穴之下,在通天峰的上半峰找到了一处灵穴,将青云子安葬其内,并盖好了祖师祠堂。

    此后时间悠悠而过,十名弟子没有了青云子的左右,顿时大修门派,将门派迁往了通天峰的峰顶。

    继续百年,青云门没有如‘青云子’所说那般变得兴盛,反而开始没落。

    十位弟子中两人早夭,四人死于江湖仇杀对决,剩下的人里面,其中一人残废,得传‘相术’最高的那人失踪,只剩下了两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