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 火龙战车出击-《南洋霸主》


    第(2/3)页

    眼看着侵掠之火火炮战车越来越近,阵地上却没有落下一枚炮弹,日军士兵意识到,这次华夏军不打算使用火力覆盖阵地,于是带着水龙炮,来到胸墙后面。

    日军士兵把炮筒架好,发射药和炸药包都装好,瞄准手举着简易测距仪,测算着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距离,发射手攥着拉火管,准备点火……

    距离日军阵地三百米,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按照原计划停下,向日军阵地射出了弹雨,炮弹和子弹一时间覆盖了日军阵地,水龙炮发射组距离垛口太近了,不少日军士兵都被击中,倒地身亡,有的水龙炮被引爆,炸死了不少人。

    不过跟随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狙击手并没有发挥作用,因为炮弹爆炸溅起的烟尘太大了,子弹打在胸墙上也会腾起烟尘,烟尘笼罩在胸墙上,把狙击手的视线遮挡得严严实实,这一点是雷光战前没有预料到的。

    前线指挥官随机应变,命令步兵冲上去,撤换下狙击手。

    火龙战车继续向日军阵地冲去,在这段时间里,日军有几个水龙炮发射了炸药包,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保护只可能降低水龙炮发射炮弹的概率,不可能彻底杜绝水龙炮发射炮弹的可能。

    此时水龙炮的另一个缺点暴露出来,那就是精度太差,这也是这种简易反装甲武器的痼疾,如果这种武器的精度高、射程远,那林飞时代各国就不需要装备反坦克炮了。

    水龙炮想要炸毁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唯一的机会就是集中多门水龙炮,同时攻击一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用数量弥补精度的不足,而在这场战斗中,华夏军用火力掩护,导致能够发射炸药包的水龙炮很少,因此炸药包根本没有一枚命中火龙战车。

    火龙战车终于靠近了日军阵地,在火龙战车里面,只有两名乘员,一名驾驶员,一名发射员,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配置,是因为汽油发射装置和汽油储藏装置都相当巨大,有必要把乘员的空间节省出来,分配给这两个系统。

    炮塔里尽管只有一名乘员,可是仍然显得非常狭小,发射员用简易光学测距仪测算了一下距离,随后调整炮管指向,向日军阵地喷射了汽油,此时华夏军支援火力都停止了攻击。

    火龙战车用的汽油都是经过精炼的,易于爆炸和燃烧,呈现出淡黄色,不像之前旅顺要塞战役的时候倾倒的石油,颜色发黑。

    黄色的油柱喷向日军阵地,油柱开始的时候是笔直的,飞到后面,就分散开来,像雨点一样落下,几乎每个日军士兵都被淋湿了,汽油落在地上,在地上汇聚成小溪,缓缓流淌,整个战场上空弥漫着硝烟和汽油的混合气味。

    日军士兵对汽油并不陌生,在旅顺战役的时候,齐天大圣飞艇就曾经用过投掷油桶的招数,那时的日军士兵就知道用铲子把汽油埋起来,现在这些日军士兵更是如此,他们见到汽油撒过来立刻动手挖土埋汽油。

    这些日军士兵没有工兵铲,于是就用手。水龙炮本身就是个大圆筒,所以有的日军士兵就把水龙炮当成铲子用,铲土埋油,现在是六月份,东北十分温暖,土地都是软的,十分容易挖。

    火龙战车原本的计划是把汽油都喷射完毕,再用机枪射出燃烧弹,可是现在一看,日军士兵竟然在动手埋汽油,于是乘员们改变了主意,现在就点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