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乱世风云(6)-《华夏之剑》


    第(2/3)页

    过了这里再向前沿着河道行进三百里即可出商淤道,进入南阳地界。按照中原行军度一般官道都是一天六十里,山路一天四十里,但欧阳轩训练的军队要求则是官道行军一天百五十里,山路一天百里。都是骑在马上,即使是步兵也是骑马的步兵,行军对这些将士来说并不是难事,难的是路上的风险。

    三天后,欧阳轩带着大军终于走出了大山,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此放下。山路行军最是危险,六万人除了千余人受了些轻伤,未折损一人。也算是完成了一次训练,在谷口休整了一天,第二天准备折向东进入平原,直奔洛阳。毕竟是无后方作战,后勤物资是欧阳轩开挂运送,就不必攻取南阳,除非遇到在行军路上的金兵占领的城镇,或者路遇官军围剿和金兵才会攻取。

    而这第一战就生在欧阳轩东进的第一天。清晨,探马匆匆来报:襄阳府征调了几乎全部家底五万人马,在前方五十里外一个叫碾子集的地方集结。欧阳轩在地图上让探马标明了碾子集的位置,为一处两河汇集之处,位于南阳北,距离南阳不过五十里,是东进必经之路,河湾湖岔众多,过了河六里外即是双峰并立的碾子山(南阳北的羊磨山),为地势平坦之处。

    洪锃对于官兵于此截击颇是不解,“师傅为何官军以己之短攻敌所长?锃颇是不解?”。“属下也有此问”,韩世忠说道。欧阳轩将地图铺与桌面,指着碾子山说道,“问题就在这里,山不高,可做阵势。依山结阵,我等需仰攻,而势弱。再出一奇兵截断河道,断后路,背水而战,兵疲,而自溃。势高则箭远,若是有投石车至于山顶,可远攻”。

    “若是我骑兵迂回至后方,而奇袭,不知可否?”,韩世忠回道。

    欧阳轩指了指碾子山的另一侧山头,接着说道:“两山距离较近,不过二里,稍有异动,可相互支援,若是官军亦有骑兵于此,恐会抄了后路,此计不可。我之长在于行军野战,列阵相敌。众将听令,吴都统领本部兵马,以步军列阵左侧,韩都统领本部人马以步军列阵右侧,洪统领领本部骑兵与中,列于孤阵后,孤领亲卫为陷阵先锋。破敌之后,左右两军按常规之战迂回包抄至山脚,转阵面中,相向而动,截杀官军。洪统领入阵之后自领一部人马,沿着山腰向右侧急攻击,只要度,抄至其左侧翼,抄后军,孤领亲卫直冲中军,曾将军领一部人马向右侧攻击前进,从右翼抄后军。步军护住两翼,切记”。

    “得令”,众将纷纷领命。欧阳轩安排了战狼队和后军保护家眷辎重车马,都是抽调的精锐,以防万一。一切布置完毕,大军按照参军制定的后续详细方案有序开拔过河,各部间相互呼应掩护,没有一丝慌乱和紧张,就像是去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而这一切又被站在远处高地观望的宋军管制宗卓悍看在眼里,不由得出感叹:“军制如此,何可敌乎?”

    中午时分,大军按制行至碾子山脚下,分兵列阵,欧阳轩手提那杆陨铁大刀列于阵前,看着山坡上的官军战阵,微微点点头。宋军战阵完全按照欧阳轩预想的而列,也是中规中矩,前方为枪盾兵,中间为刀斧手,后部为弓箭兵,典型的想利用地势取胜。其实欧阳轩完全可以绕过这里,继续向东行进,用骑兵掩护后翼。之所以选择对阵,一来是欧阳轩想震慑宋军,二来是为了用实战检验这支军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会会这个宗卓悍。

    就在欧阳轩观察敌阵,思考着进军线路时,宋军阵营中间忽然闪开,出来一将,一身银盔银甲,手提一杆龙泉大枪,行至阵前高声道:“对面叛军听好,某乃襄阳府都统杨再兴是也,不服者可于洒家战上一战”。欧阳轩听完乐了,这种文战方式已经很少见了,居然还有热衷于此者,还没等欧阳轩说话,身后一人已拍马而出。不是别人,正是洪锃。手提一杆亮银枪,一身金盔金甲,高声道:“洒家天行军统领洪锃是也,即是叫阵,焉能让尔等猖狂”,说完拍马举枪迎了上去,两人你来我往站在一处,各自阵营的中军战鼓咚咚擂起。

    欧阳轩微笑着看着两人马上过招,十余回合后,欧阳轩现这个杨再兴枪法着实厉害,洪锃若不是经过欧阳轩一年多的点播,必败无疑。现在斗得奇虎相当,洪锃强在力量与度上,而杨再兴强在招式和力量,在度上有些不足。枪法虚实结合,倒也不落下风。百余回合后,二人依旧不相上下,杨再兴已经有些气喘,马也是渐慢。“鸣金,收将”,欧阳轩下令道。

    三声急促的锣声响起,洪锃一个回合结束,圈马回了本阵。“师傅,再有些回合,锃即可胜,为何鸣金?”,洪锃不解道。欧阳轩指指太阳,笑着说道:“这个杨再兴成全了我等大胜,日头于西,敌阵在东,当是最佳时机”,“徒儿明白”。

    看着杨再兴回了本阵,欧阳轩刀锋前指:“传令,全军冲杀”。待进攻的战鼓声响起,欧阳轩拍马挥刀而出。身后的警卫团紧紧跟随在后,洪锃领着骑兵紧随警卫团杀向敌阵。两侧步兵和后军缓缓向预定方向移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