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淮南王与淮阳城-《华夏之剑》


    第(2/3)页

    “佛教起于中国东南天竺国,现传至西域龟兹诸国,以修心正身为来世报,讲因果循环哲理”。

    “哦,似与道家相若。听闻扈候由西域来,可曾习得?““本候也只是粗略耳闻,未曾参佛休习”。

    客套了一番,宾主才正式开始饮宴。由于刘安不善刀剑,修道而为,歌舞也是被废,琴乐自是必不可少助兴节目,筝曲、笛音也都是高人之作。席中央有一琴台,上面放着一把品相极好的古筝。乐师弹奏的音色也极好。几曲奏罢,众人也是吃喝得差不多了,一个个在低度酒的催眠下,脸也开始泛红。

    “听闻扈候琴画乃当今一绝,不知可否献上一曲?”坐在对面的国相说道。

    “本王也曾听闻,陛下曾以两千石官职换得扈候一幅画,琴乐之艺,也是早有耳闻,何不借此来一曲,借着这山水作画一幅?”

    “承蒙诸公抬爱,那本候就献丑了”。

    说完起身对着刘安和对面诸人拱手示意,走到琴台前坐下,试了几个音,音色比自己用的琴要好多了。抚琴在手,平复了一下心绪,起手弹奏,一曲拿手的《春江花月夜》随着手势响起,弹得次数多了,无论是熟练程度,技艺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听得在座的懂音之人无不如醉如痴。接着有弹了一曲《二泉映月》,这曲子现在可以说已经是炉火纯青,接下来就是古曲《高山流水》。三曲作罢,琴台前已经摆好了案桌,铺好了纸张,这些纸张都是最近聂聘新出的书画专用高档纸。

    在众人还在陶醉音乐声中时,起身来到案桌前,提笔作画,根据路上看到的景色,结合国画的写意风格,用了两个时辰一幅《仙游紫金山》书画完毕。群山云雾缭绕,两条河蜿蜒与山间云雾中,中央一处高山云雾中,一老者执手搭棚远眺山川,另一手握着《道德经》,山间的河边有蓑衣钓者仰望高山之上。河上渔船之上,也有仰望云雾之人。画完画提笔想了很久,才落笔题老子名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旁落:扈候欧阳氏轩平判吴楚,奉上命归经淮南紫金山题画与淮南王,谢赐宴之情,戊子年二月己巳日。盖印。

    众人也皆是围着这幅画欣赏,淮南王开始还是很兴奋,当欧阳轩落完款后,脸色明显有些不自然,偷偷的看国相,这一切当然逃不过欧阳轩的眼睛。

    回到座位上,对着淮南王拱手道:“此画只需去长安聂氏店铺装裱即可长久保存,如殿下喜欢,可派人学徒裱画”。

    “如此,谢过扈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