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暴风骤雨7】-《唐朝那些事儿》
第(2/3)页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其八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其十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其十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第1首称永王奉天子的命令东巡,一片和平景象。实际上李璘这是私自调兵的谋反行为,有没有圣旨李白是无从知晓的!和平外表下隐藏这重重杀机,这更是李白所不能洞察的。
第2首李白希望自己能像东晋的谢安那样,在国家之际从容破敌。实际上谢安抵抗前秦的侵犯,捍卫了江南的和平稳定。而永王他们,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在祸害国家。
第3首写永王军容威武、声势浩大、军纪严明,一路东进势如破竹,有战胜征兆。一支叛军有什么可称道的?声势越浩大,政府平叛的阻力就越大,且莫说那边安史叛军还闹腾着呢!我们不能想象,要是李白清楚地知道,自己投靠的这支军队将要去割据一方。和政府打内战,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第4首中,他希望永王兵金陵(今江苏南京),给那里的人民带来温暖和光明。但问题是。安史叛军的势力并没有越过江淮,那你去金陵不是谋反是什么呢?!给人民带来的,除了灾难将别无所有。我们不禁要问,李白真的连这么浅显的问题都弄不懂吗?要是对时局和山川地理都缺乏最起码的了解,还给人当什么幕僚呢?
第5首李白居然说:社稷临危。君臣束手无策,唯有永王挥师东来。李璘的父亲、兄长和整个国家都身处险境,你一个亲王不去河南、河北勤王抗敌,来此作甚?说着说着,我看李白确实有颠覆政府的意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