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唐明皇1】-《唐朝那些事儿》


    第(2/3)页

    代表作品:《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霓裳羽衣曲》

    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庙号:玄宗

    在位: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2日

    享年:78岁

    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陵墓:唐泰陵

    亲王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注:此诗为“忆昔”二首中第一首中的一段),诗中描述的是开元盛世的繁华景象,人口众多,政府民间都富足。商旅往来无优,丰衣足食的景象。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现在人看来再平常不过,但在古代的中国确是弥足珍贵,所以大诗人在历经战乱洗礼之后。仍不禁在回忆往昔时骄傲的表达出对那曾经的大唐盛世无限追忆与神往.

    对开元盛世缔造者李隆基的评论,虽然众说纷纭,但无可否认的,他的一升,在快速上升到高峰后。徘徊的许久,最终从高峰中坠落,坠落力道之大,速度之猛,都是难以想像的。看他在历史的表现,好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这种反差大的令人错愕,所以我想,当李隆基在回想这一生时,应该会在悔恨中带着几丝苦涩吧!然而悔恨也好。苦涩也罢,他终究无能为力了,在临终前,他又回到他熟悉的长安,芙蓉园的美景,长生殿的誓言,沉香亭北的倩影丰姿,都已烟消云散,而他,一个孤独的老人。曾经的至尊,也只得在此等待生命的尽头,缓缓的走来……

    曾经的李隆基,是那样意气风发。那是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李隆基刚击败他的姑妈太平公主,逼她在家自杀,而真正掌握大权,整个大唐帝国,真正的在他的手中。在他的脚下。这时的他,就好像赤壁之战得胜的周郎,真有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飞灰烟灭的其概;但李隆基此时并不自满,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一切的得来,是多么的不易,他永远忘不了,他的母亲,在某一天被祖母,也就是当时的南周皇帝叫到宫中去,就在也没有回来过,那一年,他九岁了,也懂事了,他跑去问父亲,妈妈到那里去了,但父亲却惊恐的捂住他的嘴,叫他不要问,问了连你的小名都没了,他一直无法忘记父亲那惊恐的眼神,从那一天起,他知道了,只有掌握绝对的权力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开始改变自己,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直言无讳,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也才能保全家人。祖母无疑是喜欢他的,但只要有人影响到她皇帝的宝座,她下手是毫不留情的,这一点,已经不需要别人来提醒了。

    (注二)李隆基幼时聪明伶俐,颇有主见。七岁时,他父亲刚从皇帝的位置退下来,并改名武旦,而奶奶则当上了皇帝,有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掌管京城守卫的金吾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弄得武懿宗看着这个小孩儿目瞪口呆。武则天得知后,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个年小志高的小孙子备加喜欢,并留下深刻印象。

    但隐忍是不够的,虽然李隆基的父亲不当皇帝了,但还是皇嗣,武家的人还是千方百计地要陷害他,於是有人告诉武则天,他皇嗣武旦(李旦)阴谋复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