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曹字鱼符-《晚唐逆流》
第(2/3)页
见到了夏侯云,发现他没有受一点伤。与他在一起的,还有三个人,其中一个已经哭成了泪人,正是那个白裘少年。
原来,夏侯云刚敲开客舍,正与那少年应答之时,滑坡就发生了。少年甚至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拉出了屋子。两个家丁以为夏侯云是来劫人的,拼命追了出来。等他们被隆隆巨响惊得停下了脚步时,身后的客舍已经没了。
白裘少年一伙十五人,只剩下三个。
张寻仔细察看了一下受灾的情况,认为这并不是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只是一股泥石流。滑坡和泥石流在地质学上虽是两回事,但在古代却是并不区分的,通称为山崩。既然是泥石流,发生二次灾害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于是张寻让手下帮忙救援伤者,搜挖幸存者。
由于大部分驿卒都已遇难,救援行为都是幸存旅客自发组织的。大家齐心协力,不断有人被从淤泥中拖出。但还活着的已经极少。
混乱中,张寻发现那伙青衣人也在帮忙抢险。这让他颇感意外,没想到这伙鬼鬼祟祟的人,竟然也能有此善举。但,这也恰好给了张寻一个机会。他赶紧叫过夏侯云,面授机宜。
众人忙活到四更天将了,呼救的声音已然听不见,雨却下得更大了,救援被迫中止,所有人都回去了自己的房间。白裘少年三人已无去处,只好跟张寻他们进了三圣铺。
这时少年的悲戚之色也稍有缓解,才想起了感谢救命之恩。
“恩公不计前嫌,冒死搭救。请受郑绍余一拜!”
郑绍余?张寻听了这个名字,觉得颇为熟悉。他将少年扶起,问道:“令尊可是兵部侍郎郑凝绩?”
少年闻言一惊,答道:“正是家父。恩公莫非是家父故交?”
张寻摇了摇头:“非也。某只是与令祖郑相公有过一面之缘。”
原来,这个白裘少年郑绍余,竟然是前任都统郑畋的长孙。张寻熟读唐史,对这个名字有几分印象。
郑绍余没想到救命恩人竟然还认识自己的爷爷,对张寻更为恭敬了。
“敢问恩公尊姓大名,待晚生到西川见到祖父,一定将今日这番奇遇讲与他老人家听。”
“我是邓州刺史张……”张寻说到一半,想起此行的公开身份,又改口道:“某是忠武军杨都监麾下,邓州刺史杨守宗。”
郑绍余听了又是一惊。他与对方都是微服出行。他以为自己身为前宰相的孙子,已经够低调的了。没想到对方竟然还是堂堂一方刺史。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他也是见多识广之辈,一听是大宦官杨复光麾下的“守”字辈儿,就知道此人定是杨复光的假子。由于郑畋与杨复光是一辈儿,若从那边论,郑绍余还是张寻的晚辈。故而他再拜曰:“祖父在凤州时,没少念叨杨公,说杨公麾下的忠武将士才是真正的忠臣良将。今日相见,诸位何止是忠臣?更是侠肝义胆的豪杰。请再受晚辈郑垂芳一拜!”
郑绍余此前自我介绍时是称名,此时又自称表字“垂芳”,依古人习惯,这就是又亲近了一层。
“垂芳快快请起。你我二人差不了几岁,无需从长辈那里论,就以兄弟相称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