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学学卫大将军-《权道同谋》


    第(2/3)页

    因這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設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里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筑的邊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從此一舉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

    此仗之后,衛青因為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戶。

    第四年,匈奴又以數萬騎兵攻代郡和雁門,殺掠數千余人。第五年,匈奴又使各三萬騎攻入代郡、定襄、上郡。到了第六年,漢武帝忍不了了,命令車騎將軍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闕出兵,其他各路將軍分路出擊,共抗匈奴。

    那時候,匈奴右賢王正對著衛青等人的大軍,以為漢朝軍隊不可能長驅直入到達這里,便喝起酒來。可不曾想,衛青輕騎而進,于夜晚包圍了右賢王。右賢王大驚,連夜逃跑。此役,漢軍俘虜右賢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點五萬余人,牲畜達千百萬頭。

    漢武帝接到戰報之后,大喜過望,派特使捧著印信,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戶),并命所有將領歸他指揮。衛青的三個兒子,全部被漢武帝封為列侯。長子衛伉為宜春侯,次子衛不疑為陰安侯,就連幼子衛登也封為發干侯,食邑一千三百戶。隨從衛青作戰的公孫敖等將也都得到封賞。衛大將軍之威,已然無人能出其右。

    但是,衛青并不以此為傲。第七年,又奉漢武之命,兩次率領十萬騎兵出擊匈奴,殲敵過萬。

    次年,再次出征匈奴,其外甥霍去病嶄露頭角,以八百精騎兵,在大漠奔馳數百里,斬敵二千余人,擊殺匈奴單于祖父,俘虜單于的國相及叔叔,一戰封為冠軍侯。衛青也得以和霍去病舅甥聯手,相得益彰。

    此后數年,匈奴進犯減少。而漢武帝也想通過數年準備,以衛青、霍去病合力,給予匈奴致命一擊,于三年后發動了漠北之戰。令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步兵和運輸物資的軍隊十萬余,兵分兩路,橫跨大漠,出擊匈奴。

    原定由霍去病對抗匈奴單于主力,衛青對抗左賢王。可沒想到,衛青大軍剛剛出塞一千多里,就與匈奴單于主力遭遇。危急時候,衛青不慌不忙,命前將軍李廣等將從右翼包抄。自已從正面對抗單于主力。

    此時,恰巧太陽將落,刮起大風,飛沙走石,兩軍都無法看見對方,于是一場混戰開始,雙方殺傷人數大致相同。而此時衛青捕到匈奴俘虜,說匈奴單于在天未黑時已經逃離而去。于是大聲呼喊匈奴主帥逃亡,并派出輕騎兵追擊。匈奴兵士四散奔逃,一潰千里。

    此役俘獲和斬殺敵兵一萬九千余人,而且兵鋒直達了窴顏山趙信城,獲得匈奴屯積糧食無數。衛青讓漢軍留住一日,把城中剩余的糧食全部燒掉才返回。

    此次漠北之戰,擊潰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從此“匈奴遂遠遁,漠南無王庭”,開始逐漸向西北遷徙,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漢武帝也加封衛青為大司馬,以代太尉之職,管理日常軍事行政事務。

    照理說,衛青在此時之功績,與周亞夫差不多,但是與周亞夫不同的是。衛青行事非常低調,即便是位極人臣,也始終保持謙恭有度,而且敬重賢才,向漢武帝推薦過主父偃和咸宣,后來成為漢武帝倚重之臣。

    而且,衛青不光做得好,心胸也確實寬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