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根源-《西晋小厨师》
第(2/3)页
健壮的匈奴汉子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将军有所不知,过冬的草料不多,家里的牛羊早就杀了一大半,每天的羊奶就只有那么一点,不够他们喝的。”
听了这话,卫平脑海里灵光一闪,忽然明白了。还是那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农耕民族也好,游牧民族也罢,都要吃饭。几十年的发展,匈奴五部的人口几乎增加了一倍,但朝廷划给他们的草场却没有变化,原来可以养活三万多户二十万人的草场,现在却要养活近六万户三十五万人,显然已经不堪重负。
匈奴人要吃饭,朝廷又不可能给他们太多的草场,这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现在又碰上一个心怀野心的刘渊,他肯定会好好利用这个矛盾。事实上,秃发树机能之所以能够多次聚众造反,恐怕也正是利用了鲜卑人对生存权力的渴求。
无论是游牧还是农耕,都离不开土地。这个年代的生产力相对低下,同等面积的土地下,游牧或者农耕所能养活的人口肯定远远比不上后世,尽管农耕方式所能养活的人口要稍多一些,但这个差距也很有限。而且不只是生产力的问题,很多时候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随随便便一场天灾就可以叫人收成大减。所以在当下,粮食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土地问题。然而土地的总数是有限的,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势必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战争。
想得越多,卫平越发现,以他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解决好这个矛盾。除非他能够跑到南美,弄来能够在贫瘠土地上生长的玉米、红薯、土豆,彻底解决食物的来源,才能够使这个矛盾得到缓解,而这同样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看着周围渐渐开始喧闹起来的匈奴营地,卫平的心情变得沉甸甸的。
…
天光大亮,刘渊也从帐里走了出来,竭力邀请卫平去匈奴左部小住几日。卫平此行的目的地原本就是隰城,自然满口答应。来到营地出口的时候,只见一个匈奴汉子精赤着上身跪在雪地里,身上满是鞭痕。
卫平定睛一看,认得正是昨天在野外大开杀戒的那个匈奴少年乔,不由皱眉道:“这是……”
刘渊面无表情地说道:“刘盟是某的亲兄弟,纠集了一帮人想要夺取左部帅的位置,被某挫败。某念兄弟之情,下令不得伤他性命,奈何乔不听,实非某本愿。现在,某罚乔三十鞭,于营门示众。若是过了今夜他还能活下来,那是他命大。若是死了,则是他咎由自取!”
初春的天气依旧寒气逼人,乔光着身子,又挨了三十皮鞭,只怕不死也要冻成残废。卫平有心替他求个情,但想到昨日他屠杀孩童时的凶残,终于还是没有开口。至于刘渊惩罚乔,卫平并不认为他有多仁慈,恐怕更多的是做做样子给自己看的。
出了营地,贾水竟然爬了两次才爬上马背。卫平不由奇怪道:“怎么?还没睡醒?”
贾水微微有些尴尬,小声道:“回老爷,不知怎的,有些腿软。”
却听独孤兰冷冷地哼了一声。卫平再扭头看向吴三等人,也是个个憔悴萎靡,顿时便明白了,敢情昨天夜里“洁身自好”的只有他一个人。当然,这个洁身自好应该归功于独孤兰,是独孤兰强加给他的。不过卫平倒因此暗自警觉,到了隰城之后还要处处小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