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拖下水-《西晋小厨师》


    第(2/3)页

    反正离前敌尚远,贾充享受一番也就罢了。毕竟卫平只是贾充的女婿,可没有替丈母娘看着老丈人的义务,真正让卫平揪心的是贾充比蜗牛还慢的行军速度。

    偃师只在洛阳东南方向七十里,甚至连洛水都没有过。一天才走了这么点路,按照这个速度,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走到襄阳。卫平记得很清楚,司马炎大举伐吴,只此一回。也就是说,这一仗结束,天下便一统了。像这样慢吞吞地行军,等他们到了襄阳,只怕黄花菜都凉了,还谈什么拣功劳?难不成,自己还真是出来郊游一回?用五千人马做护卫的郊游,也太奢侈了点吧。

    …

    贾充却一点都不理解卫平的心思,大军到达偃师的时候,才刚刚过了晌午,便按兵不动了。卫平心内焦急,快步来到贾充的大帐。守在帐外的武士认得他是贾充的女婿,倒也没有阻拦。

    中军大帐内竟然已经摆好了酒菜,卫平看得分明,居然还有一盘香菇菜心和一盘鱼香肉丝。这两道菜都是卫记酒楼的招牌菜,必须使用油炒的方法烹制。这种方法也是卫记酒楼的不传之秘,即使贾充是卫平的女婿,贾府也没有人会做这两道菜。很显然,这两道菜都是离京之前,贾充便命人准备好的。连路上吃的菜肴都考虑周到,更加深了卫平的怀疑,这贾充根本不是出征,而是秋游来了。

    贾充看到卫平进来,不由笑道:“贤婿,能饮否?”

    卫平哪有心思喝酒,拱了拱手,道:“启禀大都督,天时未晚,何不早渡洛水?”

    贾充似笑非笑地看了卫平一眼,摆手道:“贤婿,你性急了。”

    他是主和派的领军人物,如今却做了伐吴的三军统帅,这本来就有些可笑。如果他再急吼吼地高歌猛进,岂不更让人对他过去的主张生疑?一个人要想在朝堂上立足,当然要有自己的圈子。贾充所处圈子的主题论调便是反对伐吴,他如果搞得太积极,便会被自己的圈子所抛弃。没有了圈中人的支持,他在朝堂上便是孤家寡人。皇帝是孤家寡人不要紧,但是大臣也做了孤家寡人,那就要寸步难行了。

    所以,贾充行军这才慢慢吞吞。何况背后还有郭槐反复劝说,要把一统天下的大功留给自己的女婿司马衷,贾充更是能拖则拖了。

    卫平虽然已经知道贾充一直主和,其中还有郭槐的因素。即使知道,那也和他自己的利益相悖。司马衷有没有一统江山的大功,他将来都是皇帝,都可以君临天下。但是卫平如果没有像样的功绩,就只有等到三五年之后,才有希望谋一份不错的职位。他还年轻,三五年时间并不算长,可是他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卫平不是君子,他只是个小厨师,所以他不想等上十年,他要权力,要能够扇扇翅膀就能够改变历史的力量!

    想到这里,卫平再次拱了拱手,说道:“大都督节制诸军,若是不早至襄阳安营,恐延误军机,还望大将军三思!”

    贾充哈哈大笑道:“贤婿且坐,也怪老夫没有对你说清楚。副都督、冠军将军杨济已于昨日先行前往襄阳,代老夫坐镇中军。”笑声刚住,贾充神色一敛,却又说道:“此番伐吴,皇上共遣六路大军。第一路,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睿出下邳。第二路,安东将军、扬州都督王浑出寿春。第三路,建威将军、豫州刺史王戎出安城。第四路,平南将军胡奋出新野。第五路,镇南大将军杜预出襄阳。第六路,龙骤将军、益州刺史王浚、巴东监军唐彬出巴蜀。这六路军马,皆直接听令于皇上!”

    这样的军事部署其实早在多年前大将羊祜的上书中就已经阐明,此次不过是将其付诸实施罢了。这种作战部署其实并没有什么花哨可言,六路大军从长江上、中、下游同时发动进攻,令东吴首尾不能相顾,完全是以强凌弱。东吴毕竟偏于一隅,以一地之众而挡天下,力量势必分散。结果必然是处处设防,处处防不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