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十万火急-《西晋小厨师》


    第(3/3)页

    卫平看到这个情景,初时还阵阵作呕,好不容易才忍住。要让他带着一颗人头走上几千里,简直不可想像。尽管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尤其是在那些军人眼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卫平宁愿放弃这次面圣的机会,还是劝马隆用了八百里加急。

    当然,除了这个最重要的原因之外,卫平也很是揣摩了一番司马炎的心理。司马炎一心要举兵伐吴,现在最大的障碍莫过于西北的战乱。因此,战乱平息与否,都是司马炎最为关心的事情。如果马隆已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却还是慢吞吞地不上报朝廷,只怕会惹来司马炎的不快。真到那时候,这场胜利的功绩也会大打折扣。事实上,这个道理马隆也懂,他只不过想给卫平一次在朝堂上露脸的机会罢了。

    …

    凉州大捷的消息很快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洛阳城中传扬开来,贾充身边司马炎的近臣,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这个喜讯。而且,他所得到的消息比别人要详细得多,因为司马炎见到战报的时候,他就在旁边,也把那份战报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战报中关于卫平的篇幅还不少,讲了他如何智勇双全,如何出谋划策。总之,这场胜利的功劳如果分成十份的话,马隆身为主将可以占五份,卫平这个监军倒也可以占上三份,剩下的两份才属于那些响应招募的普通将士。这样的战报也是惯例,在当权者眼中,每一场战役的胜利,领军主帅都是当之无愧的红花,那些默默无闻的将士只是陪衬的绿叶罢了。

    司马炎也是如此,当庭龙颜大悦,笑道:“马隆果然不负朕望,传旨,加封他为宣武将军。”又道:“贾卿,朕记得马隆最初是你所举荐,你果有识人之明,加你为太子太保,录尚书事!”

    贾充平白得了封赏,心中暗喜,慌忙谢恩。

    却听司马炎又沉吟道:“卫平虽然年少,却有如此胆识,不错,不错。待他回京之后,朕要见他一见,另有封赏。”

    事实上,战报中关于卫平的记述多有夸大之处,倒是贾充当初推荐马隆,全是出于卫平的建议。当然了,皇帝日理万机,哪可能真的明察秋毫。他的决定,大多还是根据底下人的报告而作出的。依据这份战报,他作出这样的封赏,也很正常。

    只是在离开皇宫之后,贾充的脸色却阴沉下来。他不敢停留,上了牛车便大声吩咐道:“速速回府!”

    凉州送来的这份八百里加急战报,解了司马炎伐吴的后顾之忧。但是,随着这份战报的到来,贾充家里还有一件十万火急的事情急待解决!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