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偶遇-《西晋小厨师》
第(2/3)页
支持伐吴的一方,当然希望朝廷能够集中力量南下。反对伐吴的一方本就安于现状,不希望大动干戈。最重要的是,包括贾充在内,都认为鲜卑不足为虑。只不过贾充实行的是曲线救国的方针,朝廷发兵西征,自然无力南向。
自古以来,汉人朝廷都以中央大国自居,瞧不起四方蛮夷。身为皇帝的司马炎却也抱着同样的态度,他见众臣纷纷出言反对,便打消了发兵征讨秃发树机能的念头,转而再次下旨作伐吴准备。
贾充的建议未被司马炎采纳,心情难免有些不佳,摇头叹息道:“皇上执意讨伐东吴,令人心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当年赤壁一战,至今仍令北人闻江而颤。贾充便是如此,宁可西征诸胡,也不愿意横渡长江。
卫平知道历史的本来进程,自然觉得贾充这是杞人忧天。但贾充是他的老丈人,他却不好笑话他,只得劝道:“岳父大人勿须多虑。夏日将至,秃发树机能劫掠一番,自然北还不过,等到秋高马肥,他必定卷土重来。到时候,恐怕就不是单单劫掠这么简单。一旦令朝廷丧师失土,皇上自然改变心意。岳父大人可以静候时机。”
在晋以前,北方的游牧民族除了时常袭扰中原,却很少能够越过长城。但卫平拥有来自后世的记忆,知道中原的汉人朝廷有好几次就是被北方的胡族所灭,尤其是不久的将来,就会进入惨绝人寰的五胡乱华时代。所以,卫平总会下意识地对北方胡族多投入一些关注。他虽然没有跟胡人真正接触过,但是根据后世的一些记载,再加上从独孤兰那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他对那些游牧民族习性的认知还是超过了这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
鲜卑秃发部虽然迁入中原多年,但还保留着游牧部落的许多习性。夏秋两季,水草丰美,正是牧马放羊的好时节。秃发树机能劫掠一番,满载而归,自然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来。但他熟悉了中原的路径,等到养精蓄锐之后,下次的掠夺一定会更加猛烈。不过,却应了那句话,上帝要让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正是因为秃发树机能一次比一次猛烈地挑战朝廷的权威,最终才引起了司马炎的重视。而秃发树机能想以一个小小部落而挑战朝廷这个庞然大物,最终也只有落得彻底覆灭这唯一的下场。
贾充却摇了摇头,道:“秃发树机能不足为虑。只是皇上执意伐吴,若是皇上令老夫领军,老夫该当如何推辞?贤婿可有良策?”
卫平闻言,恨不得跳起来拍他两下,彻底打醒他。
司马炎登基之后只讨伐过一次东吴,然后便一统天下。如此建立不世功勋的机会,别人只怕求之不得,这贾充居然当成了烫手山芋。当然,这也是赤壁后遗症在作怪。而且到了贾充这个地位,不仅要考虑他的家人,还要考虑追随他的那些大臣和部属,更要考虑他另一个女婿傻太子司马衷的位置。一旦由他领军伐吴,却大败而回,后果不堪设想。他不像卫平那样拥有后世的记忆,谨慎一些也无可厚非。
卫平当然不可能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进程说出来,否则肯定会被贾充当成妖怪。但是,卫平又不希望贾充放过这次大好的机会,只得拱手道:“岳父大人勿虑,小婿精通水性,也会操弄舟船。到时候,小婿愿陪岳父大人一同南征,定保岳父大人无虞!”
既可以立功,又能够见证司马炎一统天下的大事件,这样的好机会就连卫平自己都跃跃欲试。如果司马炎真让贾充领军,卫平还真打算投身军中,哪怕做一名小吏也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