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伐吴之争-《西晋小厨师》


    第(2/3)页

    卫平如今已经做了贾充的女婿,虽然这件事暂时不能公开,但要想混个官职并不什么难事,而他也不想跑到辽东那种边远的地方,不由拱手道:“多谢伯父,只是侄儿仍想通过品级评定来谋个进身。”

    卫多少也听说过“小魔王”昔日的一些名声,对他能否获得中品以上的评价根本不抱什么希望,但他也不想打击卫平的积极性,便摆了摆手,道:“无妨,老夫送你的前程并不妨碍你参加品级评定。老夫已经奏明皇上,封你为闻喜亭侯,食邑两百户。”

    按照朝廷法度,列侯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级,县侯封一县之地,乡侯封一乡之地,而亭侯并没有具体的封地,但可以分封的食邑数量,享受这些百姓所缴纳的税赋。闻喜亭侯,并不是说闻喜县的某个村就是卫平的封地,而只是这个村里两百户百姓今后的税赋不再缴纳给官府,而是缴纳给卫平。

    卫平倒没想到卫会给他这样一个前程,倒是吃了一惊,慌忙说道:“平儿年少,未立寸功,何敢封侯?”

    卫当然不能告诉他,皇上赐下这个亭侯的爵位,是因为自己立了大功。也不可能告诉他,这个亭侯的爵位本来应该是自己儿子的,只不过自己不能替他父亲报仇,心中有愧,这才转给了他。不过,帮卫平谋来一个亭侯的爵位,卫便觉心安了许多,也就不想对卫平解释太多,便把那份刚刚写完的奏章又摊了出来,挥了挥手,道:“皇上旨意已下,你就不要再推辞了。老夫还有要事,你先回去吧。”

    皇帝旨意一下,如果再要推辞,就有抗旨不遵的嫌疑。卫平对于这个年代的律法还不甚了了,对皇帝也有些许畏惧,倒也不敢多说,正待躬身告退,却一眼瞄见卫的奏章上写着几个大字:劝上伐吴疏。

    卫平虽然不记得灭吴之战究竟发生于哪一年,但他却清楚地记得,灭吴之战应该发生在秃发树机能败亡之后。如今秃发树机能只是战败逃走,下落不明,那么按照历史的进程,现在伐吴就不可能成功。

    想到卫帮自己争取来一个亭侯的爵位,卫平便心存感激,慌忙劝道:“伯父,请恕侄儿多言。此刻伐吴,未其时也。”

    卫并没有因为卫平年少而对他的话置之不理,反而搁下手中的奏章,沉声问道:“贤侄,此言何意?”

    两国交兵,考验的不仅是军力强弱,还需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到了卫这个层次,已经很难接触到普通百姓的真实情况。所以,卫只以为卫平听到了些什么议论,忍不住想从他这里探听些线索。

    卫平哪里知道卫的意思,只是拱手说道:“回伯父,西北未定,此该伐吴,恐有后顾之忧,难克全功。”

    卫听他担心的是西北,不由哈哈大笑道:“文将军大破秃发树机能,西北已定,何来后顾之忧?”

    卫平却摇头道:“秃发树机能虽远遁,久后必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不可不防!”

    卫仔细一想,倒也觉得卫平的话有几分道理,不由沉吟起来,半晌方才说道:“此事老夫已然知晓,你先回去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