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吏胥招募-《智相》


    第(2/3)页

    王素喝完这杯酒,掏出一块手帕,在嘴角轻轻一抹,正色道:“这次,请各位来,乃是与各位商量一下对策。如今,这费县官衙发生诸多变故,还希望各位能够安心在县内做生意。我会尽快组建出新的官府吏员。”

    王素知道,这县乡一级的,实际上除了官府之外,就靠当地的乡绅控制民心。比如收税徭役什么的,官府处理起来麻烦,交给乡绅便可。

    因此,这些个县里的乡绅,绝对不能使他们生出离开的心思。

    “各位,对于新任县衙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尽量提。”王素脸色和蔼道,“本官和何知县,都会尽力满足大家。”

    一个堂堂知州,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大家自然不能不给面子。

    这个说:“知州大人真是断狱如神,为费县百姓除了一害了。”

    那个说:“请大人放心,现在费县整肃吏治,我们这些商贾之人,心里只有高兴啊。”

    “嗯。”王素颔首,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看了看窗外的天色,起身道:“诸位,本官实在是有要务在身,就不能久留了。现如今,县衙的吏员大批需要更换,那些个县狱里的狱卒,本官决意全部换掉。因此,新任人选,还需各位帮忙荐举。”

    他环顾四周,缓缓道:“我看,这荐举吏胥的任务,就由柳明主持吧,各位员外也都群策群力,举贤荐才。”

    柳明抬起头,看着王素那信任的目光,精神一振道:“学生一定尽力而为。”

    之前说了,宋代吏胥作为各级官府内的具体办事员,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主要有市井平民、农民、地主等。

    胥吏在来源上的复杂性,也决定他们入职的多样性,基本上是轮差和招募两种方式。轮差是各乡各村分配名额,强制执行。

    虽然,胥吏比不上官,但好歹也是个铁饭碗,关键时刻,还有外快可以赚,因此在百姓中还是比较吃香。因此,采用招募时,大家报名也十分踊跃。到了后来,出现几百人竞选一个名额的地步。因此招募标准也在逐年提高,这些应聘者,必须年龄在16岁之上,行为端庄,且无过犯,无游手好闲之人。涉及到库房管理的吏胥,还需要出示财产抵押证明。

    “柳公子,您坐主席吧。”一位乡绅提议道。

    “这怎么行?各位都比我年长……”柳明扭捏道。

    “哎……我等都是虚长几十岁,小公子乃是这次变革中的英雄,这首席之座,当仁不让。”两位乡绅干脆直接把柳明往首席上摁。

    他们如此尊重柳明,不仅仅因为对方的小叔在县里当差。

    而是因为……这次知州交给他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为了平衡县衙内各种关系,知县通常给主簿、县丞、典史,相当一部分的吏胥招募权力。对于这些人用自己的亲属家眷,即使不符合规定,也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这次,柳明可不只是拿到一部分的吏胥考核权,整个县衙的吏胥招募,都由他把关。

    各家都知道,做生意,自然是县衙里要有自己的人。这县衙重组,更是“塞人”的好机会。

    “柳公子,您想怎么安排这吏胥招募?”有乡绅试探性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