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陆战机器人-《自闭少年补完计划》
第(2/3)页
3米的距离,能以1平方毫米的精度扫描每一寸暴露的皮肤纹理,不放过一个毛孔、一条寒毛。
目标移动度24.o56m/s,中年男性,身高约1.73m,体重约7okg,不可直接承受其冲击。
肤色苍白溃烂,布满**网络,角膜充血,犬齿突出至唇外……再结合声音、气味等数十种相关因素和特征,根据以往积累的训练模型分析其可能成因及其暗示的各种可能情况。
5.o72毫秒后,最靠近目标的6战机器人,敌我识别模块终于得出结论:99.97%的可能为敌人,85.31%为二级感染者。与此同时,火控系统激活。
延时等待2.971毫秒,两位同伴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2.654毫秒后,三台6战机器人协同运算制订了战斗计划——闪避并攻击。
3台机器人不分先后退了一步,同时微调了各自的枪口角度,激信号以光传导到武器的控制电路。
只听见一声闷响,还处在半空的感染者左眼、脖子、心脏位置各中了一枪。
火药激的子弹,由高强度非金属轻质材料制造,弹头有几道凹痕,内含2.5m1特异性神经毒素,一入体便造成“开花弹”的效果,有利于毒素的扩散。
专家们通过几百次实验证明,一子弹足以扰乱感染者体内的生化平衡,造成身体崩溃。
果然,被击中3子弹的感染者倒地后就剧烈抽搐起来,完全失去了反抗能力。
伤口、嘴里不断流出一些像黑色沥青的东西,好像他体内的脏器正在融化。
感染者体内的生化反应比正常人旺盛,代谢度是一般人的5~1o倍,能够让伤口快愈合。
中了人类的特制毒素后,这个反而成了弱点,死得更快了。
5秒后,目标彻底失去生命体征,一动不动,身上的血肉还在不断消融着,化为酱汁。
战场机器人开始评估,总结分析,提取经验……最后得出结论:目标击毙,浪费2/3的弹药,。
这整个过程,从现目标到击毙,不过十几秒,但机器的处理流程却极为精密快,秒杀人类万分。
总指挥室内,军官们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在他们眼里,机器杀敌果断迅,毫不拖泥带水,十分有效率。
Taros系列的研主管们却暗中擦了一把汗,还好没出什么意外。
毕竟Taros-a型单兵6战机器人还是原型机,特点是高敏捷,小毛病颇多。由于载荷问题,本来是被淘汰的货色,在这种特殊下被启用了。
他们临危受命,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全国精密加工厂24小时运转,终于紧急生产出了23oo架6战机器人的所有零配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