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刘基之谋-《谋将三国》


    第(2/3)页

    听了杨令公的回答,刘伯温当即有了想法,出言问刘修道:“依主公如今处境,伯温有上下两策,不知主公愿作何选择?”

    刘修闻言,立刻问道:“不知下策如何?上策又如何?”

    刘伯温摇了摇手中羽扇,不急不缓的说道:“根据大神所给予伯温的相关记忆,主公如今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名声权势,皆是不如人意,便连刘荆州也从不过问主公;至于荆州文武氏族多重声名,想来或结交大公子刘琦,或奉三公子为主,而主公只怕不管从政还是从军都是难有一番作为。”

    说到这,刘伯温看了看刘修的表情,见他只是暗暗思考,而不曾有过多的反应,暗自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因此这下策便是,主公回去之时,带上我与杨将军一家五人,若是有人来攻,主公便介绍杨将军一家于文聘文将军,到时有杨将军全力出手相助文将军,两人配合,想来当能度过此次危机;而后至襄阳,因杨将军之恩,定能入得荆州军,但因与主公关系,恐怕日后作为不大,所能给予主公的帮助亦是有限;此便是下策,可助主公轻易度过此劫,但与日后不利。”

    听到这,刘修算是明白了:他还在为这段行程担忧,刘伯温却已经在考虑以后的荆州生活了。想了想,刘修并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问道:“那上策为何?”

    刘伯温眼中闪着精光,缓缓说道:“上策虽好,但却于杨将军将来声名有碍...”

    杨令公一听,却立刻回应道:“能为主公效力,何惜家与声名!”

    刘伯温微笑着、眯着眼夸道:“杨将军果然如主公所说,忠肝义胆!”

    刘修也出言说道:“令公乃我虎翼,自然了得,不过且先听听伯温先生上策为何。”说完便目光灼热的盯着刘伯温。

    刘伯温也不继续打哑谜,直接出言说道:“上策便是我与杨三郎随主公回去,而杨将军、杨夫人以及杨大朗、杨二郎则与我等分开,紧随队伍之后,若有敌军,到时杨将军等人便乔装为去荆州投军路过的一家子,出手相助文将军;只是如此一来,杨将军非是主公介绍,又无提前相商配合,此行只怕会有些艰险。不过,如此一来,待杨将军到了襄阳,没了主公关系,应更能得刘荆州及其它氏族重用,日后杨将军若能领军一方,到时定能给予主公诸多帮助;但也应如此,届时杨将军少不得违抗刘荆州之命,甚至叛出荆州,转而主公麾下,因此我说可能于杨将军将来之声名有碍......”

    听刘伯温说了这么多,刘修却是完全听明白了:无非是因为他的关系,杨令公若作为他的部下加入荆州,则会被他声名地位连累;而上策则玩的是‘无间道’,这上策对他将来却是帮助会很大,但对杨令公一家名声不好。想了想,一时也无法决定,便转头看向杨令公。

    杨令公也注意到了刘修的目光,一下单膝跪地,说道:“何惜一点声名,但凭主公吩咐!”

    还未等刘修下令,刘伯温又说道:“不仅如此,杨家三郎等人日后要在主公身边停用,因而恐怕短期内无法与杨将军相认,须得装作见面不相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