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各种事!-《铁路大时代》


    第(2/3)页

    沙层一旦被水流冲击,很容易造成坍塌事故。

    五米多的基坑,一旦发生坍塌事故,搞不好要出事。

    一旦出事,没死人还好,死了人,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张队,要不先挖吧,看看下面有没有水,没有沙层又密实的话,问题不大,如果有水的话,实在不行上报领导,看要不要钻降水井。”舒城想了想道。

    降水井,相比集水井来说,复杂一些,集水井只是在基坑底部,位置低的地方开挖一个小基坑,把水全部引流到集水井里,注重一个集字,集合到一块。

    降水井,注重一个降字!

    降水井是在基坑四周,钻数个深度在原有水位数米以下的水井,用水泵将这一区域的水位,集体降下去。

    施工期间,不管是集水井还是降水井,都不能停止往外抽水。

    然而,降水井的造价,是集水井的数十倍,除非万不得已,一般施工单位,都不会使用这种办法。

    也就是说,降水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样也行,先挖开看看吧,对了,舒部长,你问个领导没有,这后背是用浆砌片石后背,还是用钢板桩或者工字钢?”既然舒城说了放一放,张小云也没其他话说,又转移话题道。

    在平改立的施工图纸上,九成九设计的后背,都是浆砌片石,在设计上几乎不存在用工字钢和钢板桩的情况。

    而现场施工当中,浆砌片石使用的次数的确占大多数,可工字钢和钢板桩也常有使用。

    如今上云庄的平改立,基坑深度超过五米,舒城在开挖前放的线,只是到分配梁那个位置,没有把后背需要的位置一起开挖出来。

    因为这个地方开挖外运土方之后,等平改立顶进之后,还需要回填,这一来二去的,关机械费就花费不少。

    而且在施工平改立的时候,还有一个忌讳,那就是分配梁后面的原始土层,尽量少扰动。这些原始土层,经过常年的积累,密实度非常好,能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既然分配梁后面的土层不扰动,就根本没有浆砌片石的位置了,这个时候,关靠分配梁和原始土层,肯定无法支撑25.8米框架涵的重量,弄不好2米的分配梁还是不能支撑。

    综合这些,这也是为什么张小云会问舒城,到底是用浆砌片石后背还是其他后背的原因。

    “用h型工字钢吧,浆砌片石不切合实际,我已经跟孙总沟通过了,备了100根工字钢,应该够用!”舒城道。

    所谓h型工字钢,就是一个工字或h字的钢板,和钢轨差不多,只是没有轨头和轨底厚。

    工字钢采用互扣式,其原理和家里铝合窗差不多,在滑动的时候,是扣入在窗户框架里面去的。

    说白了,就是将两根工字钢前后错开一些,互相插入对方,就相当于一个h字用上方插入另一个h字的下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