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不得不说,城外的这只军队的确了不起,但相差不会那么大吧! 无数人把怀疑的目光望向了城楼之上的各部官员,尤其是那些顶盔挂甲的武将! “说到底,还是将官无能,只会喝兵血,带头逃。做将军都跑了,士兵们怎么可能拼命?”老百姓里当然也有明眼人。 有人一语道破之后,这个评价立刻就在人群中扩散开来,引得所有人议论纷纷,各种听来的传闻和小道消息更像爆炸一般,引得无数人“叹为观止”。 原来不是士兵无能,而是将官不行,熊了一窝啊! 但武将们也委屈啊!这都是文官克们扣钱粮造成的,怎么能怪他们。 城楼之上的兵部官员和一群武将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了。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以前还可以推说倭寇凶猛,士兵不堪战。可如今城外的一切,就是活生生的打脸。 倭寇凶残好斗,敢打敢拼或许有,但一般来说都是面对的着畏敌如虎的豆渣军,如今眼看着平日里最勇猛的家伙,一个个战死当场,要说其余的倭寇们没有畏惧之心就太奇怪了。 当然明军也一样有,但前有田土诱惑,后有将军督战,至少这支明军还是勉强扛下来了。 战场之上,本就是此消彼长的一个过程,倭寇见明军不好对付,自己这边伤亡惨重自然士气滑落。 李卫公从战斗一开始,就死死盯住了战场的没一个变化,并不时小声地位朱载墲解说一二。 “载墲,保护好自己,我们该行动了”李卫公看了看前方的势态突然道。 “竖起将旗,随本将冲锋!”李卫公大声一喝,一面巨大而鲜红的将旗被高高举起,李卫公宝剑前指,带着亲卫家丁缓缓加,从战场的中间直接切入,然后马不停蹄地直冲倭寇中军。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战场之上,最能鼓舞本方士气的无非就是斩将夺旗而已。如果说刚刚李卫公用的还是正兵为合的话,现在他自己身先士卒,带着心腹家丁和少量骑兵直插我军中军本营,就是奇兵为胜的一招。 这在宋代之前,几乎都是每一个武将必须点开的技能。但到了宋代之后,骑兵缺失,将领勇武不再。统帅自己带头冲锋一锤定音的画面几乎就从中原消失了。 这是一场豪赌,不胜则死。如今的大明将领有几个有这个勇气。 少数能够带头冲锋的几个将领却全是一帮子莽夫,全然不懂得观看战场形势,更是往往容易被人斩成功之后,造成全军溃散。 马蹄阵阵,如汤泼雪。倭寇们被这么一冲,瞬间阵脚大乱,而明军的士兵们看到了那面迎风飘舞的大旗,看到了自己的将主带头冲锋,既然家财万贯,生来富贵的将主都不怕死了。烂命一条的他们,又怕什么? 明军士气猛然上升,倭寇们立刻就被反卷了回去。 兵败如山倒,这个根本就不是个人所能挽救的。战场逃亡,只要一开始,就会止不住。对比之下,谁会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战友的存活。自然是各凭本事谁跑的跟快而已了。 倭寇的督战队已经杀都杀不住逃跑的人群了。 “将军,快走吧!大明的军队向我们这里冲来了。”一个倭寇头目浑身是血地跑到了倭寇领面前急忙道。 倭寇领从战场的突变中回过神来苦笑道:“逃?我们能逃到哪里去?” “扬州,我们扬州还有军队,我们还有再起的本钱!”倭寇头目回答道。 倭寇领一言不,只是冷冷地盯住了对方。倭寇头目顿时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尽管依旧坚持这不敢后退半步,脑袋上却已经开始流汗了。 “你带着你手下的武士,从东边走吧!我留下来断后。战败之责,总要有人谢罪,这个罪人不是你,而是我啊!”倭寇领一声长叹。抽出了手中的武士刀,带着自己的小姓武士部队头也不回地冲向了战场。 帅对帅,王对王。李卫公倒是对这个有勇气在逆境之中还敢想自己正面迎来的倭寇领正眼相看了。 但战场就是战场,容不得半点迟疑。李卫公一马当先地带领着家丁向着倭寇领直掠过去。 战场之上,有马的总比没马的强,帮手多的总比没帮手的强。校场比试,或许倭寇领真的比李卫公强,毕竟李卫公从来都不是程咬金,秦琼那种可以万军之中取上将级的猛将。但这一场帅对帅的结果,从李卫公亲自带队冲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