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明官场现形记,堪为帝师李卫公-《大明仙人》


    第(2/3)页

    因为只有这样的成长起来的皇帝,才会知道民间疾苦,只有这样的皇帝,才有能力掌控好天下官员。皇宫里请再多的大儒,教导出来的也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君王。亡国之君倒是有大几率出现。

    当了尘带着朱载墲回到南京的时候,南京还没有得到胜利的消息,整个城市依旧惶恐不安,只是报捷的军马应该已经到了路上了吧?

    接下来的几天,金陵城里的了尘带着朱载墲看了好一番精彩纷呈的大戏。

    捷报飞来,本应全城欢庆,让朱载墲没想到的是,金陵的百姓们反而更恐慌了。如不是官兵严守了四门,说不定南京会跑成一座空城。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瘟疫,更是因为百姓们对自己身边的军队实在是没有哪怕一丁点信心。

    若不是这次来的是臭名昭著的倭寇,而且并没有一点在南京划江而治的可能,说不定准备开门迎降的人都有。

    金陵的百姓不信,官员们更不会信。大明军将虚报,谎报,杀良冒功的太多了。以至于南京兵部连核实一下的动作都没有。

    于是原本兴致勃勃的带着胜利凯旋的军队便遭遇了第一波打击。

    严厉的训斥和停止前进的严令。

    将士们自然不干,沸反盈天满怀怨气地继续不管不顾向着金陵进。

    金陵的官员们怒了,很快将自己麾下的这支军队当成了敌人。

    不但更加严厉地训斥,更是暗示地方停止了供应军队的粮草。

    “师公,南京的兵部为什么不信?”朱载墲在了尘的书房听说了这件事情,很是不解地问道。

    “因为不可思议!更因为惯性啊!“了尘答道。

    “那他们不会去核实一下吗?”朱载墲奇怪地问。

    “官老爷认为不用,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了尘笑答到。

    “那以后要是真相大白了呢?”朱载墲问道。

    金陵没有比他和了尘更清楚事情真相的了,朱载墲自然会相信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官老爷不会错,错的一定那那支军队。”了尘意味深长地回答道:“那怕那些军队到达了金陵,有那么多倭寇的头颅和战例品也一样。直到你父亲亲自过问”

    “可那是事实啊!”朱载墲不可思议地嘀咕道。

    “不需要事实,不管老百姓信不信,他们自己信就行了”了尘呵呵一笑。

    官场上的事情,几千年了从来不变过。赵高能指鹿为马,大明的官员们也一样可以的。

    就在了尘和朱载墲谈论着金陵的官员的时候,无数条消息也终于传进了金陵城内。

    无数官员一脸惊诧不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同时,也有很多的官员瞬间一脸刷白。

    闹了大乌龙了,好端端的大功一件竟然出了如此纰漏,这可如何是好?

    要想让官员知错就改很难,很难。官员也不是圣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捂盖子。

    任何年代,任何国度,官场上的人无论为了自保还是为了进步,都会有意无意地开始编制一张张大网。官官相护可不是说着玩的。大明的座师,同乡,同年,以及同僚的关系,早就明目张胆地再大明内部构建了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触一而动全身,不然单个的文官,没有背后那张大网的靠山,他们真敢不怕死地总那皇帝开刷?

    大明的官场是个奇葩,更奇葩的是大明的官场从来没有秘密。

    官员们本以为能把真实消息捂得严严实实,没想到就在他们忙着为了顶上乌沙,座下官椅忙乎的时候,金陵城内该知道消息的都知道了。

    但那又如何?

    军队还没有到达南京的时候,南京兵部一纸行文,就将了尘借来的那位军神剥夺了军权,然后以犒赏的名义下了钱财让军兵退回驻地,等候朝廷封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