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怜香惜玉小太子,茶楼仕子评时政-《大明仙人》


    第(3/3)页

    今天,了尘却是特意带着小太子往南京国子监所在的那条街逛去了。\r

    因为这里是读书人扎堆的地方。\r

    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回还多了一个小尾巴。能出去玩,讲义气的小太子当然要把自己的“小妹妹“带上。\r

    了尘一行三人后面还跟了两个家丁,直接来到了国子监附近的茶楼。\r

    儒门子弟好清谈,很有一点指点江山的味道,抨击时政,不留情面,恨不得自己马上就成为辅,到时候一定天下大治。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哪儿来的优越感,看这个不对,看那个不爽。\r

    “哎!你说今个衙门里什么疯,竟然把如意楼给封了。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朝廷向来不干涉民间事物,这次却是又不知道如意楼的妈妈桑那张破嘴惹到谁呢啊!”一个摇着扇子头戴方巾的家伙跟几个同伴果然聊起了时新的话题。只是语出粗俗,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方巾戴的。(方巾只有读书人能带)\r

    “还有什么,不就是我们杜公公自己去不了青楼,看着眼酸呗”一个嘴巴比较毒的家伙没好气地讥讽道。不过这位倒是消息灵通,竟然这么快就知道谁下的命令了。\r

    这官场还真是没秘密了啊!\r

    “听说,衙门还下令不许在灾年买卖人口,只是想着主意的,一拍脑袋,却又不知道要害死多少灾民啊!简直胡来”另一个家伙话风一转,转向了南京新出的政令上来了。\r

    “是啊,是啊,这灾荒之年,买卖奴婢本就是活人的善心之举,朝廷不闻百姓之苦,轻徭薄赋,赈济灾民,反而出台如此政令,岂不闻子贡赎人乎?真是乱弹琴!”\r

    “如是哉,如是矣!灾荒之年,贫者得其受命之食,富者得其便,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奈何朝廷昏暗,君暴臣昏,奸佞当道,宦官与武夫横行,国将不国矣!\r

    “自古以来,当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朝廷优待士人,使之教化乡野,美风俗,安黎民。当今却为一己之私,与民争利,当朝辅不过劝谏一二,竟然落得如此下场,满朝文武,十去其三,当真无德矣!比之桀纣如何?”\r

    了尘他们喝着上好的龙井,听着隔壁几个士子的胡说八道,原本没什么。谁知道一群人越说越离谱,越说胆子越大到没边,到最后竟然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就在了尘皱起了眉头的时候,旁边桌子上终于还是有清醒一点的人,赶忙捂住了那个大嘴巴的家伙。\r

    要知道祸从口出,被番子们听到了,少不得一桌子好友都要受连累啊!\r

    小太子朱载墲年纪小归小,却也知道这些人在骂自己父皇呢!一张小脸气的通红,几次忍不住想冲出去,好歹却记得了尘叮嘱的话,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听得附近的议论,很是刺耳,坐在那里很茶杯较劲,差点忍不住泼道附近那几个家伙身上。\r

    小太子被了尘压着不能说话,了尘却可以。听着旁边的几个家伙终于安静了下来,突然呵呵一笑道:“利令智昏,也配言国之大事。真正枉读圣贤书啊!”\r

    了尘他们不出声,自然没什么人注意他们。可了尘这一句话分明就是冲着旁边的的几个读书人去的。这还不是清水滴到油锅里——立马炸开了花了。\r

    “尔是何人,如何偷听我等之言,岂非无礼乎!“刚刚那个平息了同伴惊天之言的家伙,倒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伸出手来,压了压,将几个原本已经起身准备理论的家伙压了回去,自己却转过身来质问起了尘来了。\r

    “茶肆之内,无遮无挡,话出你口,音入我耳,避之尤为不及。安言偷听?”了尘端起茶来,不紧不慢地说道。\r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