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千里勤王穿关过,大军汇集围京师-《大明仙人》


    第(1/3)页

    无所谓忠诚,那只是背叛的代价太大,或者背叛的利益不够。笔趣阁Ww  W.ΩbiqUwU.Cc

    特别是到了英国公这种位极人臣,看穿了一切地老狐狸面前,英国公府的利益永远第一。

    或许英国公自己可以为了皇帝去战斗到死,但不代表他愿意拉着整个国公府陪葬。

    而了尘的提议却明显让老狐狸动心了。

    许国封疆,开国称王的诱惑,瞬间在老狐狸的忠诚与背叛的天平上添上了一个大大的砝码。。

    至于如何去取得自己的报酬,皇帝会不会答应,以及了尘的话是不是忽悠都不重要。

    只要了尘国师站在分封的这一边,皇帝如果不想在再落入今天的境地的话,有功不赏,或者赏赐不厚的话都是上位者最大的大忌。

    而英国公他们除了王位,还能有什么可以酬功的么?

    天山之北地封建之议,无非一个名义罢了,反正是大明现在无力控制的化外之土。

    只要皇帝和皇帝肯开一个口子,会有无数权贵之家自带干粮地支持皇帝,只为了一个分封建国的可能。

    大明也能从此完成当年汉唐未成的伟业,化胡为夏的口号倒是不错。况且最迂腐的老儒也不能否认这是周礼的一部分。何以如此厚此薄彼呢?

    在大明再位高权重,大明也不是他们的。只有自己的国度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万世基业。

    这才是真正的本能。人说道底不过高级一点的动物,也从没有什么人之初,性本善的可能。

    英国公心动了,但还是需要和自己身后的幕僚商量一下,给自己一个仔细考虑的时间。

    但肯定不会太久了。机会只有一次。皇帝等不了,京城那帮子反噬的臣子们等不了。

    若是正德皇帝在大军到达之前,被阴谋害死的话,了尘和英国公之间的协议自然也就成为了泡影。

    了尘回到了西域都督府的客房。了尘的徒弟和徒孙早就在那里等待这他了。

    十几年了,当年淳朴的少年,也成为了一方道教的高功道长。甚至成为了一位名医,在士兵中的威望直逼主帅。若不是身份问题,不可能威胁到英国公的帅位,几乎都要被忌惮了。

    这个从出门迎接自己的站位就知道。

    英国公站在第一位。第二位就是了尘的这位弟子。其他人都要站在后面,一点都没有越的心思。也就是说,自己这位无官无职的徒弟,凭着声望让众多跋扈的将领服气了,自动把他放在仅次主帅的位置上。

    这就是很不得了地成就了。特别是在这个等级森严地时代,更是在上下分明地军队里。

    了尘身受了自己徒弟和徒孙的礼仪。然后听起了自己这位徒弟这十多年来的遭遇。

    不得不说,了尘当年撒下的种子,真正的结出了一个个硕果,从东海之滨,到西域流沙,从天之南,到地之北,了尘的徒弟徒孙们秉承了了尘的意志,不避艰险,不但是在中原的土地上,就连国门之外的南亚等地方,一座座玄光观的分观被建立了起来,传道弘法,筚路褴褛,一如祖师当年。

    道家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是土生土长除了半哲学半宗教不伦不类的儒家之外,最能代表中华文华的所在。当道家的道观一座座被建立起来的时候,也代表这中华文明开始在此地生根芽。

    道观会成为生长在猴子们国度的华人精神上的寄托,也会是团结海外华人的联系所在。

    一个不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的华人也就和华夏民族没有了关系,一个黄皮肤却没有认同的汉人只能算进猴子一类了。

    了尘不能不为此欣慰,也不能不为此感动!

    了尘听得自己徒弟说完之后,一声长叹道:“没想到,你们竟然真的做到了啊!”

    了尘没有问他们遭遇了多少艰险,也没有问他们遇到了多少劫难。筚路蓝缕的开拓,无一不是以艰难地前行,从而展壮大。了尘也不能让自己的这批弟子的艰难没有回报。想了想之后道:“为师很欣慰你们能做到为师所说的话,道家功行三千,本就该从筚路蓝缕而来,没有经历过艰难和危险,也不会明白道之真谛。为师会在十年之后,召集所有弘法弟子回归青城总山,无论生死,都可以来。贫道会为你们正名,也奖励你们身为玄光观弟子的功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