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天劫临身胸有竹,大明涅槃风波难-《大明仙人》


    第(2/3)页

    天下兴亡原来并不都是因为昏君啊!底下的士绅权贵才是王朝衰亡的根本。怎么能不让正德皇帝如闻天籁?他可是一直被下面骂成昏君的。

    听说正德皇帝得道了这本书之后,如获至宝。很难得地自己翻起史书来了,还让几位阁老轮流给自己讲史。

    正德皇帝自以为看到了历史的另外一面。于是特意宣召王阳阳进宫讲课。

    听说君臣相谈甚欢,直到三天后,才在群臣的进谏下,怏怏不舍地把王阳明放出了宫。

    听说,正德皇帝还有意让王阳明作为自己太子的老师。

    这什么地位?这是妥妥地明日阁老,辅大臣。

    可旨意还没下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就突然引爆了京师。

    太子突然身患怪病,太医们素手无策。

    更奇怪的是,第二天,正德皇帝便意外落水,掉进了荷花池内,一病不起。

    宫廷里几个剩余的权宦,包括剩余的七虎,立马就被抓了起来,打入了死牢。

    朝廷内外戒严,连云华都再也进出不了宫廷了。

    更奇怪地是,一道圣旨责令云华前往玄光观为皇上和太子祈福!

    全天下都闻到了浓浓地阴谋味道。但谁也不敢说。

    朝廷文武难得地站在了一起,表示全是意外,皇上的身体不过受了些寒气了而已。

    但一道将王阳明贬广西柳州的的旨意,无异于坐实了民间的阴谋论。

    王阳明尤为伤心,自己好不容易得到机会,可以施展抱负,一改大明痼疾,却突然被一场阴谋弄得雨打风吹去。

    王阳明心丧若死地去见了自己的父亲。宦海沉浮几十载的前礼部尚书王华。

    王华也老了。自己的儿子站在了天下士绅的对立面,他也承受了莫大的压力。哪怕他早已不在官场。可那一封封的昔日同僚,故友的信件,无一不是在劝自己让王阳明悬崖勒马。

    王华想起了自己儿子小时候那个奇怪的志向——成圣。

    自己儿子或许真的找到了成圣的机会,解开王朝兴替的死结。但自己儿子终究还是太嫩了。别说如今的皇帝,就是太宗也没这个本事和天下既得利益者为敌。

    除非太祖刚刚建立大明的那一会儿。但那个时候,王阳明敢说这句话吗?

    王华看着突然没有了精气神的儿子,老泪纵横。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儿子啊!文武双全,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却没想到突然就栽在这里。

    “你的书,为父看过。但看到了问题,没看到解决的办法。你跟皇上提的建议是什么?”王华问道。

    王阳明老实回答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王华听到了王阳明的回答,登时一身冷汗。指着地上的王阳明道:“你,你,你.....“王华哪儿还不知道王阳明想干什么。

    什么时候朝廷敢拿权贵官员开刀了?王阳明这是要向豪强士绅征税,难道王阳明你就不知道,士绅免差免赋这是权贵士绅们最不可触碰的根本所在吗?

    王华被王阳明刺激的晕了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老泪纵横。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你王阳明何德何能,与天下为敌?

    王华走了。官场之上,纷纷传言是王阳明气死了自己的父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