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造舰梦想-《军阀天下》
第(2/3)页
如果有必要的话,装甲钢在完成渗碳后还要被加工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以满足后续造舰工程的需要,比如水平装甲甲板和舷侧装甲带所需的装甲板通常是平面的,不需要过多加-,但炮塔和座圈装甲却要预先加工成弧形。
为了便装甲板能够固定在背板和支撑钢架上,其边缘还需要被刨平、开槽。在此之后,钢板还需要再接受多次淬火加工,再钻出固定螺栓所需的孔洞。经过一系列测试后,合格的装甲钢板才能经由铁路送往各大船厂备用。
在装甲钢质量进步的同时,新式炮弹以及装药、发射药的开发使舰炮的威力也不断提升,给战列舰的防护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促使军舰的装甲厚度持续增加。
通常而言,一块厚1英寸(25.4毫米)、1平方英尺见方的装甲板重量为40.8磅,不过为了计算方便,通常以40磅折合l英寸厚度计算,因此以磅为单位换算装甲厚度时,装甲的实际厚度通常都要打个九八折。
除去kc表面渗碳装甲以外,出于成本和韧性方面的考虑,在一些厚度较小或海军认为被命中概率较低的位置,例如炮塔顶盖,通常会使用非渗碳的nc装甲。水平装甲由于覆盖面积太大,只能使用防御力不高,但价格低廉的ht高张力钢。
海军的设计部门根据当时炮战距离不会超过10000米的预判认定,水平装甲不人可能受到大落角炮弹的攻击,因此战列舰主甲板通常由两层厚度为25.4毫米的钢板装成的。
巨型的战列舰,已经开始使用蒸汽轮机驱动安,所以要配备更多或者更大的锅炉,并为蒸汽轮机装上更多的涡轮叶片,以推动赢径更大的螺旋桨,战舰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动力。
锅炉制造方面遇到的困难虽然相对来说并不起眼,但同样至关重要。当时设计的锅炉体积和重量都很大,占据了不少宝贵的排水量。
造舰工程不断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舰体的建造和动力系统的建造能够同时进行,但舾装工程必须在舰体完工后才能进行,包括锅炉、主机、炮塔在内的大多数舰上设备都要在舾装过程中安装上舰。
之所以不在船台上完成这些工作主要原因有二:首先,舰体在从船台下水时必须将重量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否则下水时不仅会遭遇困难,甚至有可能损伤船台和船体;
其次,使一艘战舰的建造工程不致占用船台或船坞时间过长,可以在进行舾装工程的同时开工建造新的舰船,提高船厂设施的利用效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