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有客来访-《宰执大宋》


    第(3/3)页

    这沈括和人交流答对稍微有些木讷,但是一说起这各种研究和各行知识,立即便神采飞扬的。

    沈括那日听钟浩说过,现在还是河西麟州静羌寨的知寨,这聊着策论,他还问了钟浩不少关于宋夏边境的东西。

    虽然沈括非常博学,但是遇到不懂的一定探问清楚。他虽对军事、地理都有些一些研究,但对宋夏边境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太具体的了解,是以着实问了钟浩不少东西!

    其实,这些东西严格来说,不属于科学的范畴,算是人文学的范畴,但沈括依旧很是认真的学习。看来其知识果然是庞杂无比,远不止在科学范畴。

    待到,沈括问完了不少问题,钟浩和他又互相把自己做得这策论说了,都对对方做得策论做得很是赞不绝口。

    沈括笑道:“钟兄的策论做得着实不错啊,着实令人叹服!”

    钟浩也是微笑道:“沈兄的策论也绝对是上佳之作啊。呃,沈兄的比小弟年长三岁,咱们便以年齿论交吧,切勿再叫小弟什么钟兄,直呼表字便是!”刚才钟浩和沈括叙过年龄,钟浩比沈括小三岁。

    沈括听了笑道:“那就听文轩的!”他倒是从善如流。

    钟浩道:“能与存中兄结交,也是小弟的荣幸啊。”

    沈括接着道:“可惜这科考总是重诗赋多过策论,咱们策论也得再好也未必能中式。唉,策论终归不如诗赋重要!”沈括虽然是文理兼通的聪明人,但是诗赋还真不是强项,而且这科的诗赋应答,他挥也不是太好,因此有此感叹。

    钟浩也是感叹道:“这个‘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吧,虽然这进士头衔无比尊崇,但是没有这日子也得过,咱们就都看开点啊。”

    “呵呵,文轩你倒是豁达!”

    钟浩心道:主要是自己想不豁达也没办法,自己又没有像那些考生那样,十几年寒窗苦读,没有那么高的古文功底,想考中实在太难了。而且钟浩也真没有像大宋那些读书人那样的考中进士便是光宗耀祖的想法,当然,主要是他在这个时代连祖宗也没有。所以这考中与否,钟浩真没看得那么重。

    二人以为朝廷的今科取士,还是依旧和以前一样,重诗赋轻策论呢!要是知道今科诗赋和策论并重的话,大概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不会像如今这么悲观。

    当下二人不在去聊这科考的事情,聊起了各自的研究和明。

    钟浩和沈括之所以相谈投机,主要就是因为两人对各自的研究和明感兴趣。

    沈括说起别的一副不怎么会说话的样子,但一说起这研究和明,立马就变得有些滔滔不绝。

    若是论起沈括在科学史上的成就,那简直是一个让无数人高山仰止的人物!

    而钟浩也确实佩服沈括,这个家伙在历史上可是留下无数的研究和明的。他的那《梦溪笔谈》更是为后世在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地理等许多方面,留下无数的宝贵财富。

    说起沈括的科学成就,那还真是不胜枚举。

    数学上明了隙积数,会圆数;物理上明了湿法炼铜;天文上,明了测量天体方位的浑,,明了测日影的圭表,而且改进了测影方法。在地理测绘上,还编绘了《天下州县图》。另外还改进了测定时刻的仪器——漏壶。

    当然这还只是其科学成就的一部分,真要说起来,其科学成就比这还要多很多。

    可以说,这历史上的沈括简直就是一个百科全书似的科学家。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