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杂糅的剧本-《重生迷梦》


    第(2/3)页

    对于历史本身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好比网络小说。2000年一直到2008年,甚至到2010年,都有人坚定地相信和认为,kmt推行的片面的抗战路线是有可能胜利的,tg的土地改革是血腥残忍不可原谅应该批判的。如果说在上一世的大学的时代,沈正辉还相信心灵鸡汤文所宣扬的真诚和善良的话,到了社会上之后。沈正辉就开始逐渐褪掉自己的幼稚和不成熟。他看待历史的态度也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单纯从所谓的道德的角度对历史进行评价了,特别是当道德也是有阶级性的时候。

    对于《亮剑》的讨论。上辈子龙空论坛上已经说得足够透了。《亮剑》从本质上讲是一部小说,作者所要赞同的是自己的臆想而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最后让沈正辉来理解的话,《无家》同样是一部小说,作者的技巧也同样高超。相比较日后的抗日神剧,这两部作品还算是有节操的了。不过当沈正辉的视角站在若干年之后看的话,这两部作品是否能够支撑他们的主题就很值的疑问了。至少在沈正辉心里,这两部小说是否能够支撑一部优秀的电影。也很值得疑问。

    沈正辉的爷爷就是一个kmt的老兵,96年的时候已经去世了。就他自己所提及的自己的经历和他在县政协文史档案杂志上口述的历史来看,都显得过于平平淡淡,乏善可陈。不同于小说中的精彩,沈爷爷对于自己的经历叙述得颇为平淡,河南土匪杀死了沈爷爷的父亲,为了活下去,他和哥哥抽签,一人留在家里照顾母亲,一个人去当kmt的壮丁,然后在国内参战,出国去缅甸打仗,师长被打死了,背着师长的骨灰回国,给师长守灵,再然后就向共军投降了,跟着共军一路到了巴蜀省,在这里找了老婆,然后待了一辈子。

    一点起伏都没有,所以不得不说《无家》是一部小说,整部小说中的郁郁不平之气都是从后来者的。

    沈正辉停下来又重新开始想。

    21世纪作为战争题材的大片值得一提的就是冯导的《集结号》,除了学习美国人和韩国人的拍摄手法之外,冯导想要表达的就是一贯以来的宣传所造成的陈旧的印象——那就是中国tg军人也是怕死的。

    整个故事的场面镜头效果姑且不说,从主题上讲,冯导就非常大胆地质疑了tg的军队的性质,必死的任务战士们会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去完成,冯导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如他的批判者所说,这是一部反装忠的电影,如同对于《亮剑》的批判,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故事,但是如果要把这个故事当做真实的宣传的历史的话,那还真不如去读心灵鸡汤算了。

    沈正辉想的是这三个内容集中到一起来,在立意和主题上要站得正,同时在表现形式上有要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在烧钱上能够让大家感受大片的感觉。

    在十年以后,小说论坛龙空上面,关于kmt的无能已经是一个不用讨论的话题了,他们无能到什么地步,这倒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在2000年,这个显而易见性还没有普遍地让大家接受,很多人也是逐渐接受现实教训的,譬如不是2008年汶川地震和奥运会前火炬传递的闹剧,许多人也不会激发热忱的爱国情怀,如果不是2011年日本的大地震,许多人也意识不到解放军能够做到世界最好的救灾水平。一些历史都是当代史。正如曾经的白富美香港和台湾,最后都露出了本性一样——好吧,起码是一部分人的本性一样。历史只有在历史中才能够被了解

    沈正辉觉得拍摄电影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充当某种恶趣味的先知,就好像冯导在他的《大腕》的结尾中的那段关于房子的台词一样,又好像陈导对他的《无极》所做的评价一样——过五年再看。

    想起了这些例子。沈正辉就有些喜不自胜,但是重新看了看乱七八糟的大纲,他又有些沮丧了,超越时代就是这样,有些趣味没有人欣赏。

    沈正辉想了想,决定用集结号作为模板。把自己爷爷的经历和《无家》的部分剧情填进去,他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填入日后网络上的种种段子,有着极强的概括性的段子故事,很有趣味,能够吸引人。只是如果过分了将整个电影拍成了段子集锦就完蛋了,所以段子都在细节上。作为底本的《集结号》需要在立意上需要稍微修改一下,之后的事情就交给烟火和细节就足够了,沈正辉觉得有这个底气。

    就好像日后仔细回看《大决战》里面的细节一样,邱清泉问立功的士兵,“你是怎么当上*的?”

    士兵回答,“我在火车站卖鸡蛋,买鸡蛋的排长让我举高点。举高点,我就举高,他一把把我抓上车。我就这样当上*了。”

    这种真实的细节就是这类电影魅力所在。

    同时他又想到了王安萍介绍八一厂的前厂长给自己认识隐含的意义在里面,这个片子不交给八一厂拍摄还真的不太好弄。

    埋首好几天,沈正辉总算是把一个剧本大纲弄出来了,但是具体的细节之类的东西还要让人考证,他已经呆不住了。

    十月份开始,《叛逆的鲁鲁修》已经开始在东京电视播出了。东京电视安排了黄金时代放送,收视率一下子突破了当年历史记录。十一区一跃成为了热门词汇,成为了广大电视观众自嘲的用语。连续两集收视率的走高,让东京电视对于接下来的收视率充满了信心,也因此,他们开始催促刘欣开始下一季动画片的制作。

    刘欣手上的《悟空传》的剧本已经出来了,按照刘欣的想法是直接制作成电影动画,这一下牵扯的就比较多了,无论是人手还是管理方面,都捉襟见肘。到了最后刘欣不得不给沈正辉打电话寻求他的帮助。原本刘欣的工作室和gonzo分开就是因为gonzo想要全力制作动画电影,而想要将tv动画的业务转交给刘欣的工作室制作,现在刘欣也想要上动画电影,这难免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