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策略变化-《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1/3)页

    佟卫华已经成为大都方面情报网的最高负责人,掌管整个的情报网络,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之后,他做事情也更加的谨慎,除非是重大的事宜,一般情况之下不会亲自出面。笔趣阁Ww  W.  biqUwU.Cc

    咸淳五年底的时候,佟卫华手中就有了张文谦的信函,六年初的时候,刘秉忠、窦默、许衡以及张柔等人的信函也相继送到了大都,可佟卫华一直都没有什么动作,而能够搜集到的大都方面的情报,也少了很多。

    只有呆在大都,才能够明白局势的危险,佟卫华已经察觉到了,蒙古朝廷对大都都城的管理已经变得很是严格,特别是对于都城里面的汉人,更是严加管控,这说明蒙古朝廷警觉到了,或许张文谦等人的叛逃,在大都城内得到了支援。

    如此情况之下,佟卫华当然是以自保为主。

    机会来自于姚枢到酒楼来吃饭。

    姚枢曾经是忽必烈最为信任的汉人大臣之一,为确定蒙古朝廷的礼仪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度被任命为中书右丞,可惜当时中书省的权力在中书左丞阿合马的手里,后来阿合马成为了蒙古朝廷的丞相,姚枢却被任命为有职无权的同议中书省事,两者的差别是巨大的。

    忽必烈继任大汗以来,蒙古大军时时刻刻都处于征伐之中,筹集大军的粮草就成为了最为主要的任务,当年忽必烈信任的王文统,以及后来的阿合马,在敛财方面都是高手,他们帮助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征收了大量的赋税,保证了大军的开销,故而得到了忽必烈更大的信任,可惜姚枢却反其道而行之。

    姚枢是侧重于治国之道,要求减轻百姓的赋税,还民以安宁,这个主张,与阿合马等人的做法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忽必烈与蒙古朝廷的利益,自然是要遭受到排挤的,可惜姚枢不懂得变通,一味的强调自身的认识,由此遭遇到忽必烈的疏远和排斥,顺理成章了。

    蒙古朝廷之中的诸多重要的汉人大臣,相继归顺大宋朝廷之后,姚枢的日子更加的难过,平日里几乎见不到忽必烈,也没有什么实际的事情可做,可闷之心可想而知。

    不过姚枢一直都没有归顺大宋朝廷的想法,对于刘秉忠和张文谦等人的选择,他不置可否,不予评论,但自身还是很注意。

    用自我麻醉的态度来形容姚枢,是很合适的,尽管姚枢对于张文谦等人不置可否,但他这种不表明态度的行为,其实就暴露了内心最为隐秘的想法。

    大都的酒楼不少,但很多的酒楼都是蒙古权贵以及色目人喜欢去的地方,这些地方姚枢基本是不涉足的,大部分的时间里面,姚枢都是在家中吃饭。

    佟卫华的酒楼,不是京城最为豪华的酒楼,不过这里吃饭的绝大部分都是汉人,也有少量的女真人和契丹人,几乎看不见蒙古人和色目人,恐怕正是这个原因,姚枢在好友的邀请之下,到酒楼吃过几次饭,感觉还不错。

    后来姚枢个人也到酒楼来吃饭了。、

    之所以到酒楼来吃饭,是因为姚枢对于酒楼佟掌柜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