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蒙古枢密院-《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蒙古朝廷的每一次作战,不管战斗规模的大小,领兵的统帅几乎都是蒙古的亲王。

    现如今成为的枢密院,枢密使不用多说,可枢密副使就很让人看不懂了。

    忽剌出是蒙古朝廷的荣禄大夫、副都元帅,史天泽更不用说了,虽说是都元帅,可本就是汉人,这两人在蒙古权贵之中,不可能有多大的号召力。

    忽必烈为什么会让这两人出任枢密院副使,何况其中的史天泽,在淮北之战的时候,还吃了败仗,损失惨重,按说根本就没有资格出任枢密副使。

    一番思索之后,吴邵刚隐隐看出了其中的奥妙。

    郝经、黄家明、蔡思伟以及袁世春等人,皆来到了府衙的厢房。

    刚刚进门,众人还没有来得及坐下,吴邵刚就指着手中的文书开口了。

    “蒙古设立枢密院,任命枢密使、枢密副使的情报,郝先生与我讨论过两次,我们都感觉到奇怪,为什么蒙古的亲王没有能够出任枢密副使,经过这几天的思索,我隐隐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看样子忽必烈已经开始了大动作。”

    “诸位都知道,宝祐六年到天庆元年,蒙古大汗蒙哥,曾经率领大军大举入侵,妄图一举灭掉我大宋王朝,那一次忽必烈也参与作战,且单独率领一路大军作战,几年时间过去了,蒙古朝廷因为内部的纷乱,无力南征,我大宋朝廷也安稳了不少。”

    “其实忽必烈灭我大宋王朝的心思一直都是存在的,可惜他的亲弟弟阿不里哥的叛乱,牵扯到他太多的精力,让他根本没有办法再次的南征,只能够想尽办法稳定内部。”

    “现在,忽必烈开始了动作,成立枢密院,就是最好的证明。”

    “诸位可不要以为这是忽必烈为了稳定蒙古部落,才有此举的,其真正的目的是南征。”

    “蒙古铁骑骁勇,不过诸位都知晓,他们由各个部落组成,很多时候乃是效忠于部落的领,不一定效忠蒙古大汗,阿不里哥叛乱,也就是纠集了部分蒙古部落的领,展开了对忽必烈的进攻。”

    “这样的情况,对于忽必烈凝聚力量是很不利的,若是征伐的关键时刻,各个部落各自为政,那么忽必烈的雄心就将毁于一旦,而且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于是,忽必烈想到了成立枢密院,统管蒙古部落的军队。”

    “至于说这枢密院的枢密使、枢密副使,必须是忽必烈能够直接掌控之人,若是让蒙古亲王出任,难以放心,故而任命忽剌出和史天泽两人出任枢密副使,这两人是忠于忽必烈的,绝不会有什么异动,而且这两人也是蒙古其他亲王无法拉拢的。”

    “通过枢密院,忽必烈可以名正言顺的整合蒙古部落的军队,对于那些不服从命令的蒙古亲王,可以毫不客气的动手,毕竟枢密院是最高的军事机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