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遗憾(2)-《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吴邵刚麾下只有一万五千军士,面对蒙古中军的两万五千人,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加之蒙古的前军五千人,也是巨大的威胁,若是放过前军主攻中军,一旦前军五千人前来驰援,那么兵力方面,吴邵刚就处于了绝对的劣势,就算是将马龙率领的一万人拉过来,还是没有兵力上面的优势。

    但是进攻蒙古前军就不一样了,一万五千人对阵五千人,三倍的优势,加之这一万五千人之中,有近一万人是骑兵,完全可以对付蒙古前军的五千骑兵。

    作战的任务迅下达,此刻德阳府城外的蒙古前军,已经在尤千户的率领之下,朝着老鹰嘴的方向开进了。

    老鹰嘴地势如其名,一道峡谷之中的官道,两边都是山峰,官道从中间穿过,进口的地方犹如老鹰的嘴尖,较为狭窄,而且还有一小段的弯路,进来之后,官道越来越宽,官道两边也有不少的平地。

    若是从图上画出来,就好比是老鹰的嘴一般的形状。

    过了老鹰嘴,就进入到中江县所辖的地方了。

    这里绝不是设伏的最佳地点,其实从德阳到中江,九十里地的官道,没有很好的设伏地点,要知道冷兵器时代作战,依靠的是刀枪箭以及面对面的厮杀,军士的个人素质以及战斗力的强悍是最为重要的。

    不管是德阳,还是中江,都属于山区的地形,很少有特别开阔的平原地方。

    山区作战,有其特殊性,骑兵不易展开,可反过来说,想要全歼骑兵,困难也是巨大的。

    吴邵刚的部署已经完全确定下来。

    张炳辉率领五千军士,负责在蒙古前军五千人全部进入老鹰嘴之后,堵住进口,不管蒙古鞑子如何的进攻,也要守住,蔡思伟率领的一万军士,从正面展开进攻。

    吴邵刚的这个部署,让郝经倒吸一口凉气。

    郝经还是提醒了吴邵刚,蒙古的前军和中军,距离不是很远,最多也就是五十里左右,一旦前军遭遇到进攻,中军得知消息,会快的驰援,吴邵刚的安排,是全歼蒙古的前军,如此作战的难度是巨大的,蒙古的前军必定会拼死搏杀,而且会派遣大量的军士,将消息传递给中军。

    吴邵刚依旧坚持自身的安排,他的理由很简单,必须要打的蒙古鞑子害怕,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觊觎潼川府路,这样才能够争取到时间。

    蒙古的中军的确是巨大的威胁,不过若是考虑的太多,那么自身就会处于巨大的被动之中,只有破釜沉舟,横下一小心,才能够让军士爆出来最强的战斗力。

    郝经听了吴邵刚的解释,不再开口。

    部署作战任务的时候,吴邵刚的脸色是异常严肃的。

    蔡思伟、张炳辉和杜小七等人,听的非常仔细,脸色同样是严肃的。

    这种破釜沉舟的作战办法,在宋军之中几乎就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将领,指挥作战的时候,都是考虑到退路的,这恐怕也是宋军军士难以爆出来巨大杀气的原因。

    吴邵刚的身边,留下的亲卫只有五十人,其余的全部派遣到前线去作战。

    蔡思伟等人都不同意,建议吴邵刚的身边,至少留下一千人,这个建议被吴邵刚断然的否决了,特种兵教官的身份,让吴邵刚明白,战场上厮杀,兵力优势的重要性是巨大的。

    没有时间争论,部署已经展开。

    袁世春依旧在不断的送来情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