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外部消息-《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3/3)页
袁世春不是很明白,但他绝对相信大人的判断。
“大人,情报署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不需要,山东距离我们这里太过于遥远,这些事情了解就足够了,若是我判断不错,朝中的权贵对于此事也没有多大的把握,仅仅派遣夏贵前去驰援,都没有一个文官出面,足见其态度,山东紧邻燕京,属于蒙古的腹地之一了,恐怕朝廷就算是派遣大军占据了山东,也无法抵御蒙古鞑子的进攻。”
“属下明白了。”
袁世春离开厢房之后,吴邵刚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其实南宋朝廷有着数不清的机会进攻,不断的恢复领土,奈何自身的军事力量过于的孱弱了,当初朝廷与蒙古联合灭金国的时候,就有机会占领北方的诸多领土,可惜蒙古鞑子过于的强悍,朝廷只能够放弃诸多的机会,现如今机会更是明显,蒙古的阿不里哥叛乱,蒙古内部一直都不得安宁,忽必烈被迫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内部,平定叛乱,无暇南顾,这个时候李璮的投靠就是很好的机会,朝廷若是能够派遣大军进入到山东,与蒙古鞑子对峙,忽必烈就不得不考虑燕京的安危,有可能派遣使者与朝廷议和,毕竟两线作战的滋味不好受。
可惜的是,朝中无人有如此的气魄,几乎没有谁想着能够恢复领土,想到的就是苟且偷安,而且李璮割据山东近三十年,其真正的意图也值得怀疑。
尽管对这一段的历史不是很清楚,可吴邵刚断定,李璮失败是很快的事情,忽必烈不会容忍李璮占据济南,直接威胁到燕京。
忽必烈想必对南宋朝廷有着精准的判断,也知道汉军的孱弱。
如此情况之下,忽必烈还有什么可畏惧的。
吴邵刚摇了摇头,他感觉到自身的目光过于的短浅了,尽管说自身的力量还不是很强大,但是对于北方和南方生的大事情,还是必须了解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了朝廷以及蒙古的所有事宜,才能够做出有针对性的部署。
吴邵刚的身边还是缺乏人才,特别是能够出谋划策的人才,仅仅靠着一个人的思想,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给岳父李庭芝的信函,已经写去近两个月的时间了,按说郝经的事情,应该是有下落了,这件事情的确有着不小的难度,不过也不是做不好的事情。
吴邵刚有一种预感,郝经最终还是会来到泸州府的,只是这中间会有不小的波折。(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