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根基-《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不过战斗持续三天之后,刘整就感受到了压力,说到底还是兵力方面的不足。

    吕文德采取的是轮番作战的方式,近三万的大军,轮流展开进攻,且间隔的时间很短,刘整麾下只有万人,应对吕文德每一次的进攻,派遣的军士人数不能够太少,否则会有失败的危险,人数至少维持在两千人左右,这样轮下来,刘整麾下的军士异常的疲劳,吕文德麾下的军士精力却是相对的充沛。

    好几次刘整想着引诱吕文德起全面的进攻,可惜吕文德一点都不着急,不紧不慢的展开进攻,根本不为所动。

    战斗持续到第五天,刘整麾下军士的伤亡开始增大。

    持续到第七天,军队的士气开始了急剧的下降。

    刘整感觉到了危险,空前的危险。

    经过了整整一夜的思索,刘整终于做出了决定,留下少量的军士,固守喻寺镇,大部分的兵力撤往泸州府城,着手开始转移。

    刘整的伤亡增加,吕文德麾下军士的伤亡一样增加,两人半斤八两,加之吕文德丝毫不着急,根本没有想着迅解决战斗的意思。

    刘整壮着胆子,给吕文德写去了信函,大意是两军休整两天时间。

    想不到吕文德回信,居然答应了。

    刘整喜出望外,迅开始了部署。

    吴邵刚率领的前军,昼伏夜行,尽量保密自身的行踪。

    斥候沿途侦查,找寻最佳的行军路线。

    保密是重中之重,若是大军的行踪泄漏,一切的安排部署都有可能落空。

    好在刘整变相的帮助了吴邵刚。

    刘整将附近府州县的百姓,悉数集中到了泸州和潼川两地,其麾下的诸军,也大都分布在两地,其余地方几乎没有什么诸军,也没有多少的百姓。

    这就让吴邵刚的行军顺利了很多。

    尽管如此,吴邵刚还是很小心,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行军,而且歇息的地点,一般都是在山坳之内,或者是丘林之间,当然,吴邵刚还下达了严酷的命令,凡是现大军行踪之人,不管是什么人,格杀勿论。

    如此的行军,颇为艰苦。

    经过了六天时间的秘密行军,大军终于抵达高桥镇。

    大军在距离高桥镇五里地左右的丘陵抵达驻扎之后,吴邵刚随即摊开了地图,开始了仔细的查看,且命令斥候,沿途侦查。

    这一查看让吴邵刚吓了一跳,他现了自身安排出现的失误。

    高桥镇距离内江县城不足十里地,他麾下只有五千军士,若是转移过程之中的刘整,察觉到了危险,完全可以固守内江县城,抵御大军的进攻。

    若是刘整是孤军,倒是没有什么担忧的,偏偏潼川驻扎有蒙古大军,而且西面的成都府路所辖的简州和隆州,悉数驻扎有蒙军,若是这些地方的大军前来驰援,那么吴邵刚就要面对两面夹击的窘境,届时他只能够迅撤离,回到泸州去。

    大军在高桥镇设伏,放弃对内江县城的控制,无疑是重大的失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