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各取所需-《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成熟谦逊,不亢不卑,且知书达理,吴副将十六岁的年纪,就能够表现出来如此的气度,老夫真的是没有想到,我庐州府有如此的俊才,这真的是老夫的荣耀。”

    苏翁奎改变了称呼,实则是抛出了橄榄枝,他相信吴邵刚能够明白其中之意。

    吴邵刚不笨,当然明白苏翁奎的意思。

    “属下是庐江府人,绝不敢忘记家乡故里,属下牢记一首诗词,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美,游子千里梦,依依桑梓情。在外征伐的两年时间,属下时时刻刻牢记这首诗词,现如今回到家乡,得到苏大人的眷顾,属下牢记在心,只要有机会,属下一定会为家乡出力的。”

    苏翁奎点头。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美,游子千里梦,依依桑梓情,这首诗词好啊,浅显易懂,游子之心跃然纸上,吴副将能够有如此的眷恋之情,实在难得,老夫相信,他日吴副将一定能够为家乡做些事情的。”

    话语说到这里,所有的意思基本都明确了。

    接下来,苏翁奎询问了吴邵刚家乡的情况,主要还是询问了吴邵刚家中的情况,得知吴邵刚的弟弟吴绍尊和妹妹吴绍岚都在家中学习,且专门聘请了西席先生,他点头赞许。

    从府衙所有读书人的查阅情况来看,上面没有吴邵刚任何的痕迹,但是刚刚与吴邵刚的交谈,让苏翁奎意外,若不是有着满腹的学问,是绝对说不出那些话的,也无法表现出来文质彬彬的气质。

    唯一能够做出解释的,就是眼前的这个吴邵刚,是一个奇才,或许是有着什么不能够明言的际遇,遇到了高人,学出了一身的本事。

    若是吴邵刚文武双全,那么将来的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稍稍的思索,苏翁奎拿定了主意。

    “吴副将气质不凡,学识定是不错的,可惜老夫没有机会见到,颇为遗憾,若是愿意,吴副将留下一幅墨宝如何。”

    看着苏翁奎,吴邵刚稍稍愣了一下,他本是武臣,没有道理展现文采的,苏翁奎为什么会提出来这样的要求,要知道南宋的武臣,学识方面实在不敢恭维。

    看到了吴邵刚的犹豫,苏翁奎笑着再次开口了。

    “当年岳武穆的一首满江红,不知道感动多少仁人志士,老夫相信,凭着吴副将之能力,只要用心,定是不逊于岳武穆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苏翁奎慢慢念着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苏翁奎念得很慢,但是很有气势。

    这首满江红,吴邵刚耳熟能详,很多次被诗词的气势所感动。

    这首满江红,不能够算是诗词之中的精品,但其展现出来的气势,却令很多的诗词黯然失色,苏翁奎此刻念出这首诗词,让吴邵刚异常的为难。

    岳飞的这首诗词,是展现自身抱负的,苏翁奎的意思很明显,要求他吴邵刚也要展现自身之抱负,且与岳飞这首满江红相呼应。

    这样的诗词,几乎找不到。

    吴邵刚就算是想着抄袭,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

    苏翁奎念完之后,不在开口说话,眼睛平视,好像是看着吴邵刚,又好像是看着远方。

    终于,吴邵刚咬牙开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