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闲话天下事-《轻许天下》
第(2/3)页
她原以为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应该是户部的杨致和,却没有想到,反而是这位礼部的王宁之了。
“王大人,”王姒轻抬头看着自己的这位远方堂叔,“这与民争利可不是朝廷该做的事情啊。”
说完,她见王宁之有些微怔,又继续看着众位大臣说道,“诸位大人,民富则国强。只有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朝廷才会兴旺。”
“我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的。”说着,王姒轻回头冲着身旁的李元澈相视一笑。
她知道,如今是因为朝廷太缺银子了,下的几位大人才会一时着急,想岔了。
李元澈见妻子看了过来,不由温柔的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才转头看向了下那几位正所有所思的大臣。
“诸位爱卿,”李元澈收起了脸色的笑容,一脸的正色,“大唐新立,朕知道大家都想让朝廷尽快的富裕起来。可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
见众人有些羞愧之色,李元澈才再次认真的说道,“皇后刚才说的对,这与民争利的事情,朕是不屑做的。”
“陛下,娘娘,是臣一时想糊涂了。”王宁之很是羞愧的抱拳一叹。
见殿中的气氛一时有些凝固,王姒轻不由笑着接过了话头。
“众位大人,不必着急。”她看了自己的夫君一眼,才笑着说道,“本宫这里倒还有一事,需要大家帮着参详一二。”
“娘娘请讲,臣等洗耳恭听。”显然,众人对王姒轻的奇思妙想很是大感兴趣。
“众位大人,陛下和本宫代天牧民,这开启民智乃是头等的大事。”提起正事,王姒轻的脸色也郑重了起来。
“因此,本宫和陛下,想在国子监的名下,再开办一些其他的专业书院。”
见众人有些不解,王姒轻有详细的说了起来。
“比如,可以开办一间专门学医的书院,这样就集众家之长而避免了因为敝帚自珍而导致了某些医术失传。当然了,出了医学院,咱们也要开办其他学院,比如军事,格物……”
王姒轻的话还没有说完,众人便已经一脸欣喜的讨论了起来。
而王姒轻见众位大臣讨论得热闹,不由回头冲着夫君莞尔一下,举杯相碰。
大臣们讨论得人脑,帝后二人却一副悠闲用饭的模样。
直到二人都用完了午饭,见几位大臣还在兴奋不已的讨论;王姒轻不由笑着起了身,悄悄的离开了大殿,将这一番天地留给了自己的夫君和他的心腹大臣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