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庄子身边无子-《庄子的故事》


    第(2/3)页

    儿子大了,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了。在宋康王的“关照”下,负责征兵工作的镇吏,就开始隔三差五地到庄子家来,催促庄粟早日成亲生子。等到生养了儿女,就要正式服兵役了。

    生育了儿女的兵士,服的是永久的兵役,是不会退役的。除非你受伤了,不能打仗了才退役。对于生育了儿女的兵士,按照律法规定,只有获得战功后,才有机会回来探亲。探亲是一个方面,展人口是主要。

    所以!那些有了妻室儿女的兵士,为了夺得战功,获得奖励、获得回家探亲的机会,就拼死战斗,往往因此而战死沙场。

    对于到了婚育年龄而没有成亲生子的人,在镇吏的再三催促下还是不成亲生子的,就会强行地拉去服兵役。这些人没有妻室,往往被军队方面单独训练,成为敢死队员。

    他们死了,按照军功的大小,给予家属一定地补贴,以此来激励更多地家属自愿把儿子送去战场,用生命去换取银子,补贴家用。

    虽然残忍,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跟现代社会那些碰瓷的老人一样,为了搞些钱,不得不用生命去换取。

    生活的艰难,让世人只能这样:舍弃这,挽救那。甚至!有的家庭还希望参军的儿子战死沙场,立下大功。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笔钱,补贴家用。

    虽然残忍,可牺牲一个儿子而拯救了全家,整体算起来还是值得的。

    而有的家庭出来的儿子,为了立功领赏钱帮助家里,是自愿去送死的。爹娘也不希望这样地好儿子死的,也没有那么残忍。

    庄子家不缺银子,他是不会牺牲某个儿子来养活其他儿女的,他没有那么残忍。

    本来!庄子是想找一个好人家的女儿来做儿媳妇的,结果!招了个上门女婿回来了。这样!他不得不为小儿子庄粟重新作出选择,找一个好人家,把儿子给“嫁”了。

    庄粟却是无所谓,他说他就是服兵役也不会是普通的兵,他要做将军。可庄子不同意,不愿意他为宋康王作无畏地牺牲。

    要是为生存而战的话,庄子是不会反对儿子去服兵役的。可现在?这不是?大周天下近几百年来的所有战争,几乎都是没有意义地战争,都是为诸侯争霸而战争,并不是为生存而战斗。

    在庄子与卖儿的强烈反对下,庄粟也只得依照爹娘的意思,不去服兵役,寻找一户人家,把自己“嫁”出去。

    庄子家的儿女,跟儒家和诸子百家其他学说门派教育出来的子女不同,庄子的儿女个个都是道家,都可以上讲台讲道的。都是真正地道家,不同于杨青儿那个道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