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记名学生-《宋世流芳》


    第(2/3)页

    孙伯虽然很是欣喜,但也只是笑笑,认为少爷不过是哄哄他这个老人家而已。但是他却不知道,方才只是一盏茶的功夫,叶宇已经对龚鸿进行了三次考校。

    叶宇的听力极好,因此以练字为由,在方才静怡的书房里,他能感受到龚鸿的气息虽然颇为压抑但十分平稳,这就已然说明龚鸿此人心理素质很好。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见到上司或是上台演讲就心里紧张,这显然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其次当叶宇询问我能相信任你?的时候,龚鸿没有直接回应,之后回答时却十分干脆!

    单从这一点,叶宇就看出龚鸿此人值得委以重任。若是龚鸿直接回应他,那么就会让叶宇觉得此人急于求成不够沉稳,更显得此人是个为目的而急功近利之人!

    等作出决定之后,便十分干脆的回答,也已然表明龚鸿此人做事干净利落,认准方向之后毫不拖泥带水。虽然叶宇当时没有去观察龚鸿,但是凭借语言的抑扬顿挫便可分析一二。

    而最后一次,就是在吩咐毁了磁窑的时候。在得知叶宇的决定之后,龚鸿只是有些错愕但没有犹豫,更没有因为表叔孙伯的求情而丝毫动容。

    这则体现了龚鸿一分果决与性情凉薄!掌握不好终究伤到自己。而从龚鸿早有退出磁窑之心,到最后倒戈相向帮助叶宇,就此可见一斑。

    叶宇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因此最后好意的提醒龚鸿常探望孙伯,也是一种无形的提醒与拉近距离。

    好剑锋利,容易伤己,但若掌握得法,对待敌人则更为致命!

    这一日午后时分,叶宇所居住的大宅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个客人让叶宇感到有些无奈,因为此人正是从临安远道而来的杨辉。

    当日在清流县之时,知县杨政曾寻他谈过杨辉收学生的事情。

    当时叶宇也才知道杨政的父亲,竟然就是后世耳熟能详的数学家杨辉,当年中学书中提及的杨辉三角他可是记忆犹新。

    若非杨政亲自提及,以他叶宇的身份又岂能得知两人之间的关系。

    当初杨政向他请示抄录数学书时,他以为杨政父亲是个酷爱数算的老学究,因此也就没有放在心上。没曾想这个老人竟然是太史局的太史令,更是国子监的明算博士。

    不过对于太史令杨辉有意收他为学生一事,叶宇仔细考虑过后便婉言谢绝了。倒不是他自命清高,也不是他不识抬举,而是因为一入太史局就等于入宫当太监一般。

    太史局又名钦天监,身为监中官员不得改迁他官,子孙世业,非特旨不得升调、致仕。如有缺员,由本监逐级递补。

    整天在特有的地方学习与演算着枯燥的算学,并且这种学术即便达到化境,也不过是个玩弄明算的学者!因为明文规定,不得改迁他官,而且子孙世业!

    好家伙,自己一辈子困死在数学里,自己的子孙也要做这份职业!当时向杨政询问之下,果然得到了印证!杨政若不是还有个兄长子承父业,恐怕他也当不了这个知县,直接就进入太史局了!

    虽然叶宇很想入朝为官,但是这个捷径很显然不适合自己,他宁愿自己一辈子不为官,也不想自己子孙全是毫无出路的数学家!

    客厅里的气氛有些诡异,一路风尘仆仆的杨辉虽然略显疲态,但是双目却格外有神的打量着叶宇。可是杨辉这种打量的举动,当坐于下首的叶宇心里直发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