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奸佞复起-《明贼》
第(2/3)页
刘宇亮是否无能不说,但此人却是几位在京的老臣中唯一一位以首辅之资格知兵之人。这么说可绝不夸张,去岁东虏入寇,正是此人主动请缨亲自南下去协调直隶战事,并成功的进入陷入东虏重围之中与孙承宗取得了联络,并且在城陷之后又成功的脱身,安然返回京师。如此种种,虽然未多有建树,但那是形势使然,飞人力所能及,但谁又能否认此人于兵事之间的胆气和眼光?所以,称之为知兵重臣,谁都不敢说个不字,否则被人反问上一句,可敢之身入重围,便是任谁都不敢轻易回答的。
刘宇亮的情形他们也都清楚,哪里是什么染了风寒,老头子的身子骨比以往任何时候的硬朗,经过小半年的将养不但胖了,还满面红光,哪里像是有病之人。对外称自己病了,不过是有心避嫌而已,如今皇帝想起了他來,恐怕谁都阻挡不住此人的复出了吧…
大臣们的想法沒错,朱由检的确有意让刘宇亮复出,这其中固然有势在必行的味道,但其中却不误报复之意,大臣们不是打算独善其身吗,那就给你制造点危机,将刘宇亮重新召回内阁。
内阁中枢是有能力者居之的大明枢府,可不是只养着一些整日间只顾勾心斗角,一旦有了战事便往后缩之人的地方。
刘宇亮半年來深居简出,皇帝既不让他致仕出京返乡,又不让他出面工作,便索性整日间将自己锁在后宅书房中读书。修身养性多日等的便是今日,当宫中的小太监手持圣旨而來时,他便得意的对左右道:“此乃圣上召老夫也…”
等他盛装接旨之后,果然是皇帝召之入紫禁城议事。一时之间,刘府沸腾了,下人仆役们奔走相告,苦日子终于要熬出头了。随着自家刘相爷的失势,这些下人仆役们宰相门前六品官的威风也随之消失,这种跌落人间的落寞,甚至多受鄙夷的处境,可算是让他们也吃尽了苦处。
现在好了,一转眼又要飞上枝头,把那凤凰來做。
刘宇亮接了圣旨,片刻都沒停留,连轿子都不坐,骑了马直接驰往紫禁城。皇帝急,他比皇帝还急,生怕去的晚了,半路上再接到圣旨,让他不必去了。这些患得患失的想法当然都是无稽的很,文华殿上的朱由检正默然不语,只等刘宇亮出现。
刘宇亮虽然深居简出,却不等于与世隔绝,这半年來的大小事件,沒一件漏出了他的耳目,皇帝准备此番召见定然是与大同府的战事有关。听说镇虏卫陷入重围不日将破,他的心里还隐隐有几分兴奋。
镇虏卫是李信的地盘,又是他起家之地,甚至更是他军营命名的出处,一旦陷落对其打击之大不难想象。他有一百种方法推一把李信,让他提前跌落倒霉的深坑,但也需要皇帝的重新启用,如今真真是想瞌睡皇帝便递來了枕头。
不过却要好好费神思虑周详一番,如何既让皇帝满意,又使李信倒霉,只有如此才可以得偿所愿。这小半年的闭门苦读可不是白白虚耗的,他总结了此前失败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打击李信的时候,也将皇帝的利益触动了,这当然会招致皇帝的反击。可是若在打击李信之前将其与皇帝先做一番人为的剥离呢?
自然会事半功倍,马到功成…骑在马上的刘宇亮直觉神清气爽,不自觉的笑出声來,扬起马鞭抽的噼啪作响,胯下马匹吃疼,撒开蹄子便狂飙而去。将后面的小太监惊得合不拢嘴,吓的连连擦头上冒出的冷汗,生怕这位内阁大学士乐极生悲,万一惊马坠马出了纰漏,刘宇亮的生死固然与其无关,但皇帝必然追究迁怒于他。
小太监担惊受怕亦是紧催胯下马,边追边喊:“刘相慢点,刘相慢点……”
可两句话喊出去,哪里还有刘宇亮的身影,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