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驷下驷-《明贼》


    第(2/3)页

    “慢着,一旦有人胆敢对抗,可格杀勿论…”

    李信在最后一刻放开了约束陆九的底线,也就是在暗示,在万不得已的紧急关头,可以将巴图当场格杀。陆九一愣,然后双目中立刻迸射出兴奋的光芒,拱手离去。

    对于陆九的能力,李信沒有分毫的担心,但对方全是蒙古人,由于民族和文化的差异,就怕这些未开化的牧民们不买他的帐啊。疑虑间正瞧见了带着人修正炮位的孔有德。李信突然双眼一亮,如何把这个杀手锏给忘了。

    “孔有德何在?”

    孔有德浑身打了一个激灵,“标下在…”

    “令你所部第二炮兵营,集中火力轰击假那日苏部…”

    孔有德咧嘴笑道:“终于能用俺派上用场了,大将军瞧好吧…”

    孔有德其人虽然表面上吊儿郎当,实际上颇有些本领,尤其是在火器操控上,否则无利不起早的满清朝廷也不会封他一个恭顺王的王爵了。

    “兔崽子们,都块着点,调整炮口,都给老子瞄准那些该天杀的……”

    此人的指挥风格与海森堡迥然不同,但麾下炮兵却是一样的干脆利落,在所有步兵之中,只有炮兵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兵种,从调校各种瞄准参数,到装弹射击,每一步不但要计算精准,还要有着丰富的经验,这都需要在平素中千锤百炼才能练就一身指哪打哪的本领。

    不消片刻功夫,便觉大地震颤,耳间轰鸣,孔有德的第二炮兵营,竟然与海森堡的第一炮兵营在速度上不遑多让。由于距离太近,李信被震得五脏六腑七荤八素,耳朵嗡嗡作响,孔有德也不说提醒一下他们捂好了耳朵。只见那货嘿嘿直乐,竟似有意为之一般。李信也不与之计较,注意力早就被战场上的局势所吸引。

    联军的中军,也就是三卫军在得着李信的命令之后已经停止前进,就地进行防守反击。李信在明白这是乌珠穆沁部的圈套之后,立即就判断,他们一定会在假那日苏部暴起发难之后进行主动攻击,那么三卫军最好的选择自然是以逸待劳,而不是与之进行对攻。

    果然,乌珠穆沁部的骑兵在战场上狂飙起來,沒有战马的部众则疯狂的向前运动,欲一鼓作气将中军冲垮,只是他们打错了如意算盘。如果中军是蒙古人或者普通的明朝边军,在面对左翼大乱,右翼又有不明敌骑的情形下,会军心不稳而顶不住巨大的压力。

    而三卫军则不然,自成军以來哪一仗打的不是绝处逢生?哪一仗又不比现在险恶?因此,李信有充分的信心,三卫军不但会顶住军事压力,更会将这些沒有战马的蒙古乌合之众打的屁滚尿流。

    李信这可不是凭空瞎想,蒙古人向來重视骑兵,因此顶尖的精锐都被选进了骑兵,而那些奴隶与资质差的病弱以及后被并入部落中其他人则是步兵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以及士气上,与本部的精锐骑兵相比都不是能够同日而语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