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杀良冒功?-《明贼》
第(2/3)页
他顾不上疼痛,而是就势将双腕上的铁链套在了那壮汉的脖子上,又以最快的速度绕道他身后,双臂用力,几乎使尽了吃奶的力气,以铁链勒绞着那壮汉的脖颈。
变故來的太突然,那壮汉显然被阿克济阿弄了个措手不及,胡乱的挣扎了一番之后才想起自己手中攥着一根烧红了的通条,慌不择路的使劲按在阿克济阿身上,又是一阵焦糊味传來……那壮汉一下又一下用烧红了的通条使劲往阿克济阿身上戳,每戳一下便是一阵钻心的剧痛。但是阿克济阿不能松手,否则他所面对的将是比通条烫烙更为生不如死的报复。
不知过了多久,铜条从那壮汉的手中滑落,阿克济阿能感觉到被自己死死压住的人已经软了下去,但他犹自不放心,又勒了一阵才将收松开,顿时瘫软在地,放松下來之后,痛感更加强烈了,脸上以及身上的烫伤火辣辣的折磨着他。
人在虎穴,阿克济阿哪里还有精力估计身上的痛楚,逃出生天才是他迫在眉睫需要考虑的事情,与此同时,他也在暗暗发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今日陷他于绝境之人,早晚要百倍千倍的还给他们。
……
來自宣府的军报让朝廷上下大惊失色,宣府被鞑子内外夹攻,总监李凤翔亦凶多吉少。如何鞑子月前才蹂躏了一次宣府,如何现在又來了一次?当宣府是他自家后院吗?皇帝并沒有像以往那般歇斯底里,但从他那张阴郁的脸上,谁都能读出皇帝内心的愤怒。
朝臣们都十分识趣,主动提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让洪承畴复任宣大总督,所有的大臣对于这个提议都不再多做聒噪,就连此前极力反对的张四知都陷入了沉默。就此,洪承畴的复出已经不可逆转。
仅仅一日之隔,就在群臣商讨如何出兵救援之时,宣府的军报又到了。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直觉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这一回比之前的军报则要详细了许多,鞑子混入城中与夜半发难,内外夹击之下宣府城破,总监李凤翔在最后时刻以火药引燃城中数十万石粮食,准备以身殉城,幸得天佑而不死,却身受重伤至今未醒。
山西镇总兵官麾下营官张石头、陆九于张家口遭遇数万蒙古鞑兵,大战之后将其全歼,一战斩首一万五千三百余级。宣府的危机竟然解除了…
对于这封和李信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军报,很快便有大臣跳出來攻击其中的疑点,最可疑的地方就是斩首数目,怀疑他们杀良冒功,竟然丧心病狂的弄出斩首一万五千余级的惊天大功來。这是在挑战朝中各位大臣最基本的甄别能力吗?
当然,大臣们内心深处还有一个隐忧,那就是不管这些斩首的首级真伪,一万余首级,就算摊开了在三卫军那几千人身上,这得封出去多少官,发下去多少赏银?
一万五千多的蒙古鞑子,别说是交战斩首,就是站着让你砍都得砍到手软刀卷刃,谎报军情,冒功一事在崇祯年间已经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但是冒功也得有个谱吧,似这等丧心病狂弥天大谎,还真当朝中的明公们都是瞎子不成?
上至内阁大学士,下至六品七品的小御史,都揪住这一点不放,往死里弹劾李信,弹劾他麾下的将领。只是,大明天子朱由检的心思却都不再这上面,他心疼那几十万石粮食,这可以供多少百姓吃多少天,就如此一把火给烧沒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应该赞扬李凤翔视死如归,以身殉城的大无畏精神,还是治他丧师失地,烧毁军粮的大罪。
人都已经不知死活,现在追究又有何用?
对于杀良冒功一案,朱由检知道自己这些军将的德行,本就已经信了几分,尤其是在听说这次军事行动并不是李信主导的以后,更是由心里认定了,这万余蒙古鞑子首级里肯定要作假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