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再施偷袭-《明贼》


    第(2/3)页

    在田复珍的心里,一颗种子正在渐渐萌发,虽然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几次小仗,但他却嗅到了前所未有之希望。

    战马颠簸,三卫军一战吓退流贼大军之后,便立即变横队为两路纵队,急速行军,北上去追赶百姓。总算在天亮之前,堪堪抵达北娄口。

    包括黄胜在内,不少人的意思是在北娄口休息一日再行前进,但李信却一力坚持立即北上,北娄口不是久留之地,流贼大军有近十万众,天亮之后,一旦对方不顾一切的发动进攻,此地未必能守得住。就算在三卫军的帮助之下能守住,此地也不是久留之地。

    只有到了浑源州才是相对安全的地方,此前在三卫军成军之初,他便已经令毛维张选人加固浑源州城防,并且以三位总兵府的名义于各地训练民兵。此民兵非民壮,这是由三位总兵府正式认可的地方军队,所有军官皆由总兵府授予。这也是为何吴山不敢轻易去攻浑源州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李信判断,闯军的当务之急是要快速拿下紫荆关,往北去大同府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即便费尽心力拿了下来,还要面对万全等地防御壁垒。而紫荆关则不同,只要拿下紫荆关,往东便是一马平川,可由涿州直抵大明京师。所以,基于此点,李信判断,只要百姓们撤回大同府,流贼便再不会尽全力去追击。

    现在的三卫军中李信说话已经一言九鼎,既然他一力坚持自然不会有人再执意反对,百姓们们被要求立即北上,尽管怨言四起,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连续向北赶路。

    而过了浑源川之后,李信忽然把几个心腹,包括各步战营的营官,以及联络调度辅兵的田复珍、郭师爷等人一并叫了来,并当众宣布了他的命令。

    “战兵辅兵过了浑源川以后,要迅速与百姓脱离,沿着浑源川一路向西南,咱们去宁武关!郭师爷!”

    李信将目光转向郭师爷,“你就不必与大军通行,本帅将代州百姓与浑源州地方联络的任务交给你,这里有书信一封,是写给毛镇抚的……”

    郭师爷有点莫名其妙,不仅是郭师爷大家伙都有点莫名其妙,难道三卫军不回浑源州休整吗?如果不会浑源州,又去宁武作甚?

    “小,小人遵命!”

    尽管郭师爷对李信的意图不甚了了,还是先伸手将书信接了过来,小心的揣进怀中,静听接下来还有甚么交代。

    “想必诸位对本帅的决定都有些莫名吧?”

    李信环视一周,面色逐渐凝重,缓缓的说道:“如若我三卫军此番回了浑源州,那么你我这一番出生入死还有甚意义?仅是为救了几万百姓吗?这不是我的初衷,想必也不是诸位的初衷。我李信在此立誓,誓要将流贼赶出山西!诸位肯与李信走一遭吗?”

    田复珍听到李信立誓之时便已觉热血沸腾,第一个站了出来。

    “下官愿与大帅赴汤蹈火!”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表示愿与李信同生共死,赴汤蹈火,愿为大明抛洒鲜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