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明柳暗-《明贼》


    第(2/3)页

    此言一出,丹墀下顿时想起一片纷纷议论之声。皇帝这是摆明着躲了,谁让没有一个大臣肯替他挡一下呢!李信毕竟是他金口玉牙任命的,一句话也不提他争辩,让天下人如何看,可哪有皇帝为了一个臣子与另一个臣子分辨的道理?

    一众打算看热闹的大臣们傻眼了,今日最关键的主角不来,这台大戏还怎么唱下去?

    主角不来,配角也不甘就此不提此事,刘宇亮昨夜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又联络了几个御史台的都御史,到时候一齐发力,不愁此事不成。

    御史台不属于刘宇亮一系,但李信不过是小角色,加之有利可图,自然乐得做顺水人情。至于皇帝那里,有理有据的事情,他也只能吃哑巴亏。

    所以,刘宇亮先是又当众宣读了一番李信的罪状,然后直接将处理意见说了出来,处置还算是很轻的,仅仅是罢官夺职废为庶民,永不录用。

    奏章递上去,朱由检即便现在不露面,也要亲笔御批的,早晚跑不了,就算想要驳回也得有过得去的理由。

    岂料,刘宇亮话音未落,文华殿中便有人当众驳斥。

    “刘大人这番处置好没道理。”

    刘宇亮惊诧之下,目光便向群臣中扫去,他想看看究竟是谁能在这种时候发出不同的声音。待看清说话之人,不禁倒吸一口凉,竟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令誉,此人来历不浅,周延儒为首辅时曾深受器重,如今又左右逢源在朝中如鱼得水。

    时人都喜欢称都察院为御史台,刘宇亮昨夜联络了几位都御史偏偏就没去找这刘令誉,谁知这厮竟然跳了出来。

    “不知刘大人何出此言?”

    问话的亦是都察院中人,左副都御史李曰辅,论品级他是正三品高着刘令誉两级,可刘令誉丝毫不怵这顶头上司。

    “李大人可曾见过,只凭原告一面之词,不经过任何调查举证便将被告绳之以法的吗?以下官看来,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字字句句掷地有声,竟然有人还小声的附和起来。

    李曰辅冷笑道:“朝廷文武之事岂是民间纠纷告状所比?且退一万步,那李信交恶同僚也是免不了的,西北边地重镇,岂能交给如此侍宠跋扈,不谙军事之人?”

    按照朝廷惯例,这种与同僚不睦的官员,通常都会被调离重要岗位,改任闲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