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边从可-《明贼》
第(2/3)页
“什么事还及得上把身体养好,有事明日再说。”李信想让黄小弟保存体力好好休息,想来他此前一直强吊着一口气,直到被烈酒激到,整个身体便如溃堤般散了。
“不,一定要现在说,有三桩事关乎李兄身家性命……”
李信愣住了,一种不详的预感突的升起。
“第一桩事,大同镇总兵的人选已经定了下来,还是王朴。”
在听到王朴这个名字的时候,李信丝毫没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他所忧虑的是王朴此番复任大同总兵,对三卫来说是福是祸一时之间还想不通透,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王朴的到来就三卫而言绝对不是好事……
只听黄小弟时断时续的道:“这个王朴,背后是刘宇亮,刘宇亮此前与晋中几家商社多有勾结,已经被皇帝重新启用,虽不再是首辅,却还是内阁大学士,备受圣眷。他,他来了肯定不会和李兄为友。”
李信心中巨震,虽然对于几家晋商是在背后暗算他的主谋早有准备,却无论如何想不到前首辅刘宇亮竟然是这些卖国贼的后台和保护伞,难怪在京师重地,紫禁城之侧,便有神秘人敢于明目张胆的行刺自己。先不去想刘宇亮是如何从诏狱中重拾圣眷的,单单此人手腕之阴毒便让人不寒而栗……李信意识到背后问题的严重性,困难远超心中所想。
“第二桩事,大同知府熊开元亦是刘宇亮一系,几日前他正式向朝廷上书,参劾李兄玩忽职守,坐视瘟疫扩散,纠结流民,意图不轨。”
我勒个去,见过不要脸的,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李信气的直嘬牙花子,恶人先告状也不能告的如此下作吧,明明是他熊开元有意陷害在先,又是自己替他擦屁股,收拢了灾民,现在倒好,这货竟然反过来倒打一耙。
但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关键是这流民二字……”
黄小弟说到此处一阵咳嗽,便说不下去了。李信已经心如明镜,流民和灾民一字之差,背后隐含的意思却差上十万八千里。流民二字只会让皇帝想到纠缠折磨了他十二年的高、李、张流贼。而他李信又是马贼出身,如何能让生性多疑的皇帝不生了戒备之心?而他李信在朝中没有半分根基,能破格做到这个三品总兵全靠皇帝一力支持,用文官们的话讲,这叫幸进之臣,没了圣眷就狗屁都不是了。熊开元这一计窝心脚踹的那叫一个狠和准。
“李兄还,还要早做绸缪……”
李信忽然想起还有第三桩事没说,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鼓来,都说“漏屋偏逢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看来自己今儿是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接下来这件事到底有多糟心,他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第三桩事,却是和小弟有关……”
李信一口吊着的气顿时泄了下来,原来和自己无关,害得他白紧张了一阵。
“小弟但说,李信能力所及,必然倾力相助。”
孰料黄小弟苍白的脸上居然露出了一丝顽皮的笑意,继而又摇摇头。
“小弟听说李兄曾在阳和卫向各家筹钱。”说到此处他轻轻一叹,“他们不会借钱给李兄的。”李信听了不禁老脸一红,怎么又扯到自己身上了。
“小弟已经说服了爹爹。从今日起,小弟可调动黄家各地的银款,一力支持李兄,成就大业!”
代州黄家,后来满清得天下后的八大皇商之一,虽不知其底细,却也知道这几家都能量匪浅。当年康熙亲征准格尔,这些个皇商们凭借自家实力竟能为西征大军筹措出足够的军粮来,由此便可见一斑,说其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啊。
李信大为动容,前两桩事,只能算是通风报讯,而这第三桩事得需要多大的信任与交情啊。
想及此处,李信肃然拱手:“李信多谢小弟!”
第(2/3)页